海上救助法意義上的救助是從純粹救助發展而來的,所謂純粹救助,是指完全自愿進行救助,事先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因此,救助方有權要求對救助進行賠償。這里的救助方沒有援救義務,這有三層含義。無合同義務
無合同援救義務,是指在海上事故發生前,當海上財產發生事故時,救助方的援救義務。如前所述,救助制度是從純粹救助(或自愿救助)發展而來的。因此,在發生海上事故時,是否進行救助完全取決于救助方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救援自然應該得到賠償。當然,這里所說的非合同義務不包括海難發生后雙方簽訂的救助合同,因為這種救助合同正是雙方自愿達成的協議。根據上述原則,如果事先在協議中約定,在發生海事事故時,任何人必須對其進行救助,則根據該合同,即使救助成功,該人也無權就救助要求賠償。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下列情況下進行的救助,救助方無權要求賠償:(一)遇險船舶的船員救助船舶。船是船員的工作場所。在船員雇傭合同中,毫無例外地規定,船員應妥善照料和維護船舶。發生事故時,應積極聽從船長指揮,盡最大努力營救船舶。這些規定要求所有受雇的船員在船長的領導下,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維護船舶的安全。作為船員,在救船的同時,實際上是在救自己,所以不應該要求賠償。但是,在下列兩種特殊情況下,船員仍有權要求救助補償:一是船員救助被遺棄的船舶。在船員雇用制度下,船東和船員之間的關系由船舶維持。如果船舶不在,從法律上講,船員工作的地點和環境就不復存在,他們對船舶的義務自然也不存在。因此,在發生海事事故和船東宣布棄船的情況下,如果船員愿意徒勞地營救船舶,顯然超出了他們在合同下的義務,因此他們有權要求營救賠償。另一種情況是船員營救了該船的姊妹船。根據船員雇傭合同,船員只有維護船舶的義務。本合同不要求船員承擔其所服務船舶以外的其他船舶的維修或救援義務。也就是說,當本公司其他船舶發生海事事故時,如果船員自愿對其進行救助,將超出其在合同項下的義務。因此,他們也可以要求救援賠償。(2) 遇險船舶上的旅客應當救助船舶。雖然旅客與船東之間沒有雇傭關系,也不需要遵守船東制定的規定,但根據與船東簽訂的海上旅客運輸合同的規定,乘客應服從船長的指揮,并與船員一起維護船舶的安全。萬一發生海上事故,他們應該盡力營救。從實際情況看,乘客救船等同于自救,因此理論上要求救援賠償是不合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擔保合同的管轄異議怎么寫
2021-01-25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