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調查,本案所載的B船是由一艘漁船改裝而成,噸位為910噸,抗風等級為8級。然而,其初始檢驗適航證書已過期,在本次航行之前未經檢驗。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兩點:
第一,是B船船東將一些白砂糖扔進海洋共同海損造成的損失。被保險公司a租用的B船不適航是否意味著被保險人在履行披露義務方面有過錯?理論分析:
1共同海損:指載貨船舶在同一海域內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特殊情況,威脅船舶、貨物、運輸接受者或其他有關財產的共同安全。為消除共同危險、維護各方共同利益或繼續航行,船舶有意識、合理的救助措施直接造成的一些特殊犧牲或額外費用,包括兩部分:一是共同海損措施造成的船舶和貨物損失,這就是共同海損犧牲;二是共同海損措施造成的費用損失,共同海損的構成條件是:導致共同海損的危險必須是危及船舶和貨物共同安全的真實的或不可避免的危險;共同海損措施必須是人為地、自覺地采取的合理措施船舶和貨物的共同危險3)共同海損的犧牲是特殊的,共同海損損失必須是共同海損措施的直接合理后果
5)造成共同海損損失的共同海損措施最終必須有效
中國海商法第70條規定:“托運人對承運人或實際承運人遭受的損失或船舶遭受的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此種損失或損害是由于托運人或其受雇人或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除外。“這項規定清楚地告訴我們,海商法在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對托運人實行過錯責任原則,即托運人只對托運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失負責賠償,相反,它不承擔賠償責任。應該指出,違約賠償金和共同海損分攤有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因一方未能履行或不當履行合同,給另一方造成經濟損失時,另一方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后者是一種根據合同規定,各方根據受益財產的比例分擔為了解船舶和貨物的共同危險而采取的措施所造成的損失的制度。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托運人的過失導致共同海損時,由于損失應由托運人賠償,因此不存在所謂的共同海損分攤問題。在這方面,以裝運危險貨物為例。《海商法》第68條只規定了當危險貨物構成實際危險時,承運人有權隨意處置危險貨物,還規定了托運人的賠償責任,但沒有規定共同海損的分攤。原因是,如果有責任人,就沒有共同海損分攤。但是,如果托運人沒有過錯,情況就不同了。雖然他對損失不承擔責任,但他應當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分擔共同海損損失。以危險貨物運輸為例,《海商法》第68條第2款也規定了當危險貨物構成實際危險時,承運人有權隨意處置危險貨物,但該款也明確規定,該款不影響分攤共同海損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