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專利權的行政保護方式是什么
根據《專利法》第60條的規定,專利侵權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第二,責令侵權人賠償專利權人遭受的損失。前者旨在消除未來可能發生的違規行為;后者旨在清算過去發生的侵權行為的后果
停止侵權是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最廣泛適用的民事責任,幾乎所有原告都有停止侵權的要求。《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專利、商標、發現、發明和其他科學技術成果受到剽竊、篡改、偽造等侵犯的,有權要求停止侵權,損害賠償是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專利侵權給專利權人造成了損失。侵權行為認定后,根據專利權人的請求,人民法院應當責令侵權人賠償。賠償金額可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法院可以依照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根據權利人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確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金額;難以確定實際損失的,可以根據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專利侵權的認定
1侵權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基于有效的專利。實施被宣布無效或放棄的專利或專利期限已到期的技術不構成專利侵權
2必須存在侵權行為。也就是說,存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實施其專利的行為。侵權人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事實侵權。中國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制造、使用、要約銷售、銷售或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使用、要約銷售、進口按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強調侵權行為必須具有生產經營目的
4侵權人不必主觀上有過錯。在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時,專利權人不必承擔被告人有主觀過錯的舉證責任,專利侵權的原則是無過錯責任。知識產權的及時性和地域性以及知識產品的無形性,使得其他人比其他民事權利更容易無意中闖入權利的范圍
在司法實踐中,證據應基于實際侵權,特別是對侵犯他人權益的,可以追究相關的民事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中國專利法規定了有關情況,,應當由司法機關依法認定和處理的
民法通則中的專利侵權訴訟時效多長
如何處理投訴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