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院公布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文件
事業單位拒絕與其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但只要已形成事實上的聘用關系并出現人事爭議的,法院照管不誤。近日,省高院公布并開始實施《關于審理涉及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對人事爭議案件的范圍作了明確界定。據悉,這是我國法院針對人事爭議案件的審理工作出臺的第一份規范性文件。這個文件有哪些方面值得大家關注呢?本報記者請來省高院研究室負責人為你作權威解讀。形成聘用事實照樣可以起訴我省法院今后受理的人事爭議案件仍然必須以人事爭議仲裁為前置程序,即未經仲裁的人事爭議案件,法院一律不受理。據介紹,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人事爭議,當事人在收到人事爭議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或復議之日起15日內即可向法院起訴,法院應當受理;如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特別提醒: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雖未簽訂書面聘用合同,但雙方已形成事實聘用關系后發生的人事爭議糾紛,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仍可向法院起訴,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不服職稱評定法院不予受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不服單位對自己職稱的評定、職務的安排調整、考核考評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意見》卻明確規定:雙方因此發生的爭議不屬于法院受理人事爭議案件的范圍。《意見》還規定,事業單位與其受聘員工因技術入股、知識產權的權屬以及利益分配等產生的爭議及因承包合同產生的爭議,均不屬于法院受理的范圍,但承包合同的履行涉及工資、福利待遇以及聘用合同解除等內容的除外。該負責人同時談到,如果人事仲裁委仲裁的事項不屬于法院受理的范圍,而當事人因不服仲裁結果向法院起訴的,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當事人的起訴。但其雖不屬人事爭議案件范圍卻屬于法院主管的其他類型案件的,法院仍應受理。參照《勞動法》解決人事爭議就法院審理人事爭議案件時該如何適用法律法規等問題,該負責人解釋說:審理程序上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對案件的實體處理則應適用人事方面的法律;但涉及工作人員勞動權利的內容在人事方面法律中沒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人事政策規范性文件等沒有規定的,參照《勞動法》處理。《意見》還規定,事業單位經民主程序制定的、不違反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內部規章制度,只要曾向員工公示過就可作為法院審案的依據。此外,人事爭議案件只能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聘用合同履行地的基層法院管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債務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2020-11-17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