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無船承運人在整個外貿運輸過程中既是承運人又是托運人,其身份隨著不同的對應方而變化。無船承運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溝通了貨主與海運公共承運人之間的信息,激活了外貿運輸市場,降低了中小貨主的運輸成本。然而,另一方面,無船承運人參與整個運輸過程阻礙了貨主托運人與海洋公共承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這可能會增加貨主托運人的風險。① 因此,有必要明確承運人和無船承運人責任的規定。本章將對無船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的責任以及無船承運人責任保護的法律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無船承運人連帶責任保險責任來源責任類別。無船承運人責任的確定一般參照《中國海商法》第四章第二節規定的承運人責任確定。我國海商法中的承運人責任制度采用不完全過錯責任制度。這樣,無船承運人也可以享有海洋普通承運人所享有的不完全過錯責任制度。此外,還有一些豁免可以免除無船承運人對貨物滅失和損壞的責任。此外,無船承運人還享有承運人收取運費和扣留貨物的權利。然而,就承運人的法律義務而言,關于謹慎處理以使船舶適航、合理調度、無不合理偏差以及適當和謹慎管理貨物的規定是針對運營船舶的遠洋普通承運人的,與無船承運人無關。此外,豁免條款中關于航行疏忽、船舶管理、船上火災、海上救援等的規定也針對遠洋普通承運人。由于無船承運人并不實際擁有或經營船舶,因此無船承運人不可能開展上述活動。事實上,就運輸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而言,無船承運人僅起“第二設定人”的作用。因此,無船承運人的不完全過失責任制度是以海洋公共承運人的行為為基礎的,即海洋公共承運人是否免于履行和履行合同義務,這決定了無船承運人是否應承擔運輸責任或豁免。綜上所述,當無船承運人介入運輸并承擔承運人責任時,無船承運人承擔的責任是不完全過失責任,但此時的不完全過失責任是基于實際承運人在航運實踐中的行為,無船承運人通常與貨運代理關系密切,提供的運輸服務通常超出承運人的范圍,因為它首先是運輸的組織者。在安排的貨物運輸中,除實際承運人在海上運輸過程中的行為造成的滅失、損壞和遲延交付,實際承運人可以承擔不完全過錯責任外,所有其他無船運輸方式均應承擔嚴格責任
就無船承運人自身行為而言,不存在不完全過失責任理論,因為免賠額過失與船舶運營有關,如航行過失、船舶管理過失、,仔細處理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等。無船承運人本身不操作船舶,其自身行為與上述故障無關。因此,無船承運人應對其在運輸過程中因自身過失造成的貨物滅失和損壞負全部責任。例如,無船承運人與托運人串通會簽提單,造成收貨人損失的,作為托運人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無船承運人應當按照中國海商法第四章第三節的規定承擔嚴格責任,即:,對于遠洋普通承運人,無船承運人應在裝運時妥善包裝貨物,并在實際裝貨時向承運人保證貨物名稱、標記、包裝或件數、重量或體積的正確性,由于無船承運人的責任承擔能力弱,償付能力差,根據《中國海商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的,應當在該責任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一旦發生貨物損壞和貨物差異,無論適當與否,貨主經常向法院起訴無船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雖然有時這純粹是無船承運人的責任,但實際承運人往往最終承擔責任。事實上,中國《海商法》第63條的規定也成為許多案件的審理依據
中國《海商法》第42條分別規定了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的定義,并規定“承運人”指以本人名義或者委托他人與托運人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人。“實際承運人”是指受承運人委托從事貨物運輸或部分運輸的人,包括受委托從事該運輸的其他人。我國海商法中的承運人包括無船承運人。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海商法》第63條:當無船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時,他們應在該責任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糾紛過了追訴時效怎么辦
2021-02-19賣假藥要坐牢嗎
2021-01-19公益訴訟可以和解嗎
2021-01-25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