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法》第26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企業必須根據《勞動合同違約和終止經濟補償辦法》勞動部[1994]481號第6條的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和醫療補貼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相當于全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貼。”同時,第十一條還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和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勞動者在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
仲裁委員會不得僅按照《勞動法》第26條的規定處理此類爭議,還應按照《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規定》(勞保發[1994]479號)的規定處理此類爭議勞動部發布的《關于實施企業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限規定的通知》第六條、第七條、《關于實施勞動法的意見》第七十六條(勞辦發[1995]309號)。首先,對于一些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和癱瘓),如果員工在24個月內無法康復,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其次,如果雇員在醫療結束或醫療期滿時無法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鑒定標準》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準勞動能力鑒定》。如果員工被評為一級至四級,應要求其辭職,辦理退休和辭職手續,并終止勞動關系P>
第三,被評定為五級至十級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可以同時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1994]481號),要求用人單位向員工提供經濟補償。
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咨詢一下我們法律惡霸網絡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合伙人退伙要退本金嗎
2021-03-20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土地流轉后中途能否增加土地租金
2021-02-14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