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談論房價變化之前,我們可以參考過去的變化。眾所周知,房價的快速上漲始于2004年,而2004年房價的上漲趨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被全球金融危機打斷;其后數月有下降趨勢。但在2009年下半年之后,它很快恢復了增長,并且增長迅速擴大;2010年第二季度后,上升趨勢有所抑制,2011年第四季度后普遍環比下降,但總體上仍保持上升趨勢;2012年底,房價走勢再次發生逆轉,2013年轉為大幅上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房價格同比漲幅超過20%;2014年5月后,房價普遍逐月下跌,直到2015年。受連續五次降息和年內市場需求擴大的影響,房價上漲勢頭一直持續到現在,只要限購政策或限購政策得到加強,北京的房價就會大幅下跌。我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在房價下跌之后,北京的房價迎來了一個明顯的反彈,也就是說,隨著未來政策有效性的減弱,一線城市房價在小幅下跌后將迎來更強的反彈
原因是一線城市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大量人口推高了住房需求。雖然限購政策在短期內抑制了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被抑制的需求將在一定時期內進入市場。因此,需求的爆發將再次推高房價
二線城市
從受此限購的城市可以看出,二線城市大多是省會城市或區域重點城市。雖然有很多城市,但與上一輪限購政策相比,房地產市場的限購力度并不強
根據數據,全面限購始于2010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全國新十條”,自2011年2月限購開始以來,南京市于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頒布了《限購細則》
,而南京市的房價已經調整了一年,然后大幅反彈。2013年底再次進入調整,直到2014年取消購房
可以看出,限購對南京房價的影響確實是負面的。2011年至2014年為四年,其中2011年和2014年進行了調整,2012年和2013年反彈
但是,很難說這種影響一定是由限購造成的。因此,從南京的案例來看,限購交易量與房價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顯然沒有什么借鑒意義。用方言來說,限購不能影響房地產市場的趨勢,因為限購只會限制人們對住房的需求。當限購政策開始對市場產生影響時,部分需求受到抑制,需求減少,房價自然下降。因此,限購可以抑制房價的增長,但從長遠來看,人口和需求對一個城市房價的漲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并非所有的二線城市在這輪限購中都有望在未來發展良好。其中,在南京、杭州、廈門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未來房價在限購后仍將上漲,因為這些地區繼續吸引人口流入,并有強勁的需求作為支撐
然而,對于合肥等城市而言,鄭州,南昌,該省本身就是一個人口外流大省,流入省會的人口自然會相應減少,需求也會減少;同時,與南京、杭州、廈門等城市相比,這些城市缺乏明顯的競爭力,不足以吸引大量的人口回流。此外,本輪房價上漲本身就是由大量外資造成的。一旦資金撤出,這些城市的房價將不可避免地下降
三、四線城市
從三線城市限購名單中我們可以發現,無錫、昆山、東莞、佛山都與一線城市相鄰。換句話說,三四線城市的限購是由一線城市限購政策過于嚴格導致的需求溢出造成的。但這種情況并不常見。畢竟,中國的一線城市只有北方、上海、廣州和深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重新啟動限購,與二線城市相鄰的三四線城市也可能迎來新一輪房價上漲
例如,2010年,杭州的房價排名第一。由于杭州房價居高不下,浙江省的其他城市紛紛受益。根據2010年全國房價排名數據,除杭州外,浙江前20名城市中有5個城市,包括溫州寧波,其他城市甚至超過廣州和深圳 但在大規模限購后,三四線城市房價將走到岔路口 在一種情況下,受大城市限購后需求溢出的影響,一些三四線城市可能會迎來新一波房價上漲 相反,限購是一個信號,這可以降低心理預期。一些購房者認為,這一輪限購政策的出臺將是國家收緊房地產市場政策的信號,進而推遲市場進入時間,甚至放棄購房。如此一來,市場需求萎縮將導致大城市房價大幅下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哪些項目
2021-02-09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商品房退房前提需要哪些
2021-02-27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