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淆行為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各種虛假手段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出虛假陳述、解釋或承諾,或者不正當地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造成用戶或消費者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行業競爭對手或消費者利益的行為,使用廣告和其他方法的產品目的和原產地。通過廣告或其他方式銷售商品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促銷手段。但是,各種虛假廣告和其他虛假宣傳,或者擾亂人們的聽覺,聽覺,都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或者直接誤導用戶和消費者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造成大量社會問題;或侵犯其他經營者特別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合法權益,,導致公平競爭秩序混亂,《廣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了必須禁止的違法行為。
3.商業賄賂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秘密給予公司相關人員財產或其他利益的行為為爭取交易機會而可能影響交易的交易對手或其他相關人員。商業賄賂的形式很多。在中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以折扣、傭金、咨詢費、介紹費等名義爭取交易機會的現象十分普遍。如何判斷其是否違法,必須以法律為標準,分析其實質特征,并得出正確結論。侵犯商業秘密是指,以不正當手段披露和使用他人的商業秘密
5.低價傾銷
低價傾銷是指經營者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以排擠競爭對手。低價傾銷違背了企業的生存原則和價值規律。在市場競爭中,往往會引發價格戰、中小企業倒閉等惡性競爭事件,甚至導致整個行業萎縮的嚴重后果
6.有獎不當銷售
有獎不當銷售是指經營者以欺騙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實際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或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指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報酬(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的名義進行的誹謗。誹謗商譽是指經營者捏造和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聲譽和商品聲譽,為了削弱其競爭力
針對不正當競爭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1.承擔法律責任
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對被侵權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權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金額為侵權期間從侵權中獲得的利潤;并承擔被侵權經營者為調查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法第21條至第32條規定了市場主體對不當晉正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賠償損失、罰款和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責任。同時,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配合監督檢查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6條規定,縣級以上監督檢查部門可以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第十七條規定,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權行使下列職權:(一)按照規定的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和證人,(二)查詢、復制協議、賬簿、票據、文件、記錄,(三)檢查本法第五條規定的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產。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驗經營者說明商品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等待檢驗,不得轉讓,隱藏或破壞財產
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以非法或違反公認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法與其他經營者競爭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多種不正當競爭,《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不正當競爭納入其調整范圍,并規定了其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診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7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