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自己是否屬于可以被裁員的范圍。依照《勞動法》,有四類對象是不得裁員的,包括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情況。如果你屬于其中一類情況,單位就不應將你列入裁員名單。
第二,公司應提前30日通知被裁員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第三,你有被老單位優先錄用的權利。如果你在被裁員以后的半年內,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了,但不滿意。這時,你發現老單位(裁減你的單位)又在招人了,可以重新報名應聘,而單位有優先錄用你的義務。當然,勞動合同要重新簽訂。
第四,依法獲得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應按被裁員工之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性收入計算。這里的工資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而非單指基本工資。如果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低于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按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計算。補償的期限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滿一年,就有本人一個月工資收入的經濟補償。滿6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經濟性裁員的補償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p>
由此可見,經濟性裁員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判決書如何書寫
2021-02-17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