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有哪些
根據《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以上規定,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協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協商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采取自治的方法解決糾紛,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意或者團體協議,雙方互相協商,最后通過協商解決爭議。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爭議的途徑。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愿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2)申請調解。
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是由勞動爭議雙方或法律指定的第三者介入爭議,以幫助雙方達成協議為目的,為其提供勸說和解決的過程。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會受理該案件,并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外,工會與用人單位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自愿把勞動爭議提交法定第三者處理,由其就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做出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判斷和裁決。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目前只有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是由勞動部門會同有關方面進行協調處理,不適用仲裁程序。除了這種爭議外,對其他爭議而言,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4)訴訟程序。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8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訴訟是法院依據司法程序對勞動爭議進行審理并做出判斷的活動。當事人如果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不予受理仲裁決定或通知書不符,可以在規定時限內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是由民事審判庭依民事訴訟程序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也就是說當事人若不服一審判決,仍可向上級法院上訴。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處理的最終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被打做法醫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9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