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有哪些
根據《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以上規定,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協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協商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采取自治的方法解決糾紛,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意或者團體協議,雙方互相協商,最后通過協商解決爭議。雙方通過協商方式自行和解,是當事人應首先爭取解決爭議的途徑。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后最好先協商,通過自愿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但是,協商程序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雙方可以協商,也可以不協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強迫。
(2)申請調解。
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調解是由勞動爭議雙方或法律指定的第三者介入爭議,以幫助雙方達成協議為目的,為其提供勸說和解決的過程。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愿選擇,只有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申請調解,調解委員會才會受理該案件,并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外,工會與用人單位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不適用調解程序,當事人應直接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當事人自愿把勞動爭議提交法定第三者處理,由其就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做出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的判斷和裁決。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目前只有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是由勞動部門會同有關方面進行協調處理,不適用仲裁程序。除了這種爭議外,對其他爭議而言,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4)訴訟程序。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8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訴訟是法院依據司法程序對勞動爭議進行審理并做出判斷的活動。當事人如果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不予受理仲裁決定或通知書不符,可以在規定時限內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是由民事審判庭依民事訴訟程序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也就是說當事人若不服一審判決,仍可向上級法院上訴。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處理的最終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辦
2021-02-10承諾什么時候送達才有效?
2020-12-26遲延履行簡介
2021-01-01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農民工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8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澄海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東源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