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與運輸和保險的關系在國際貨物銷售中,交易雙方通過協商確定其義務。然而,雙方不可能事先在合同中就交易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達成一致。國際貿易術語作為國際社會在長期貿易實踐中形成的一個公認的國際貿易術語,在補充和解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方面發揮著更好的作用
國際貿易術語是長期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一個特殊術語,用于澄清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構成,說明交貨或到達地點,劃分雙方的風險、責任和費用,在國際貿易術語出現后以英文縮寫形式表達,簡化了交易談判的內容和程序,縮短了談判時間,節約了業務成本,促進了交易盡快達成;反映商品的價格構成,有利于買賣雙方對進出口商品進行成本核算和價格比較;明確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有利于處理貿易糾紛,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每個貿易術語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使用特殊貿易術語主要是為了確定交貨條件,即解釋買方和賣方在交貨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成本和風險的劃分
盡管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貿易術語給進口商和出口商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使用貿易術語時,必須明確每個貿易術語的真正含義,以避免因理解上的偏差而引起貿易糾紛。特別是,我們應該做好運輸合同和保險合同的相關工作:
(I)選擇貿易術語時要考慮的運輸因素首先,應根據運輸方式的選擇使用貿易術語。雖然貿易條款僅確定國際貨物銷售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但不同的貿易條款適用于不同的運輸方式。在《2000年通則》中,六個術語(FAS、FOB、CFR、CIF、DES和DEQ)僅適用于水上運輸,而其他七個術語不受限制,可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包括集裝箱運輸和多式聯運。因此,當貨物通過空運、陸運等方式運輸時,如果仍然使用傳統的熟悉的FOB、CFR和CIF術語,勢必造成術語解釋上的困難,從而導致爭議,給雙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經濟損失。特別是在出口業務中,如果貨物采用現代集裝箱運輸或多式聯運方式運輸,并且不使用FCA、CPT和CIP的適當術語,而使用FOB、CER和CIF的不適當術語,則會有以下兩個缺點:第一,它將我們的風險范圍從交貨承運人擴大到在裝貨港越過船舷;第二,它延遲了運輸單據的簽發時間,從而延遲了我們的付匯和收匯時間,影響了資金周轉,造成了利息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