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印度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之一。多年來,特別是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協議以來,印度根據世貿組織協議的內容,結合國內發展和各利益集團的要求,頻繁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對被認為構成傾銷的進口貨物發起反傾銷調查,以保護國內產業
根據相關數據,1992年至2003年3月31日,印度對47個國家(地區)發起了153次反傾銷調查,其中中國是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多達66次,占總數的43%。在印度調查的化學和石化產品、藥品、纖維產品、鋼鐵和其他金屬、消費品和其他產品等六類商品中,中國有四類商品受到的反傾銷調查最多,其中化工石化產品31種,醫藥產品15種。鋼鐵和其他金屬有6起,消費品有9起,其他產品有5起。在66起針對中國的案件中,46起已作出最終決定,9起已作出初步決定,1起正在初步調查,3起在立案后終止調查。就時間而言,印度在1994年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當時只有4起;1995年至2000年,基本上每年有2至6例;隨著中國加入WTO,印度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在2001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當年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有19起,充分反映了印度對中國加入WTO的態度。印度對中國產品反傾銷的原因1.中印貿易競爭激烈
中印貿易始于1951年,但貿易規模很小,長期發展緩慢。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雙邊貿易發展迅速,貿易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截至2003年11月,兩國雙邊貿易額已達66.6億美元。如今,印度已成為中國在南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向印度出口29.59億美元,從印度進口37.01億美元。印度在中國對外貿易伙伴中排名第20位
中印之間的貿易結構具有互補性和競爭力。從各自對外經濟的總體結構來看,競爭力大于互補性。首先,從貿易目標國的分布來看,兩國都以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為主要對外貿易合作對象,這種對外貿易伙伴結構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其次,從兩國進出口商品結構來看,具有互補性和競爭性
在出口方面,印度傳統出口商品占其總出口的比重已從1950年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而中國現在主要是制成品出口。因此,中國和印度在初級產品出口方面具有互補性,約占印度總出口的20%,而在制成品出口方面,約占印度總出口的80%,總體上競爭力大于互補性。在進口方面,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出口占印度進口總額的70%~75%。其中一些商品來自西方發達國家,但更多來自其他市場,如歐洲、克羅地亞、東歐、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中國出口的許多原材料和中間產品將由印度進口,形成互補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