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和單位發生爭議若協商不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發生爭議,勞動者一方有權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用人單位所在地與勞動合同履行地不在一處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選擇;
勞動者需要搜集與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
(1)需要明確單位的營業執照的全稱(事務中有些人居然不能明確單位全稱),這個非常重要;
(2)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
(3)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證明事實勞動關系存在需要靠自己收集相關的證據,有些證據存放在單位,單位有義務提供(具體事項如有需求請咨詢本所)。
二、關于簽訂勞動合同問題
簽訂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單位未向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備注: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棄父親遺產繼承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22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