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仲裁協議是一份書面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將因其特定法律關系而產生的各種現有或未來爭議提交給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規定,仲裁機構應當以有效的仲裁協議為受理案件的前提。未經仲裁協議,仲裁機構不得受理案件。有效的仲裁協議對當事人具有嚴格的約束力,是仲裁機構受理案件、行使管轄權、進入仲裁程序和作出裁決的基礎。即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是仲裁的前提。因此,如果一方當事人不簽署仲裁協議,它將不受仲裁協議的約束,這是一項傳統公認的原則。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實踐的復雜性和多樣化以及法學理論的更新,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仲裁在國際商務中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國家的立法、司法和仲裁實踐以及仲裁理論都逐漸認識到仲裁協議對非簽約方具有約束力。仲裁協議有效范圍的不斷擴大必然是仲裁制度的發展趨勢,仲裁協議的手臂正在“伸展”。仲裁實踐的現狀和我國擴大仲裁協議效力限制未簽約方仲裁的表現,作為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并將爭議提交非司法機構第三方裁決的一種方式,由于其專業性、靈活性、快速性和獨立性等特點,越來越被商事領域的當事人所認可和接受。仲裁協議作為整個仲裁制度的基石,是仲裁順利進行的前提。有效仲裁協議的效力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授予仲裁機構或仲裁員仲裁管轄權;第二,排除法院的管轄權;第三,指導仲裁程序;第四,賦予仲裁裁決強制執行效力
如上所述,仲裁協議的有效性延伸至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和法院,從而使仲裁協議的有效性分別延伸至雙方當事人、仲裁機構和法院。因此,確定仲裁當事人的范圍已成為仲裁協議有效性的關鍵。仲裁協議當事人是指根據中國仲裁法的規定,有權根據有效的仲裁協議啟動和參與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決約束的當事人[1],確定仲裁協議當事人的標準是是否簽署書面仲裁協議。簽署的仲裁協議證明雙方具有仲裁的含義,該含義受仲裁協議效力的約束。因此,原則上,仲裁協議僅對簽署方有效,對非簽署方不具有約束力。但是,隨著民商事交易的發展和手段的現代化,新的法律關系的出現和法律關系主體的日益復雜,仲裁協議有效范圍的不斷擴大必然是仲裁制度的發展趨勢,而仲裁協議對非簽約方具有約束力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也發展了
我國仲裁協議效力的擴大限制了未簽約方。具體而言,當仲裁協議的一方被合并或分立時,仲裁協議的效力不受影響。
根據《仲裁法》第19條,如果雙方被合并、分立或終止:仲裁協議獨立存在,且修改、解散,合同的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被合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外,被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根據合同法原則,仲裁的權利和義務被視為其他民事權利和義務,可由合同主體的繼承人繼承,表明合同標的一方的法律續簽不會影響另一方的地位和仲裁協議的效力,這符合合同法的規定和大多數國家的實踐[2],因此,當仲裁協議有效時,仲裁協議主體合并、分立或終止,其權利義務的繼承人與仲裁協議的對方當事人未達成新的仲裁協議或放棄仲裁協議的,原仲裁協議對雙方仍具有約束力,雙方應遵守原仲裁協議,爭議應通過仲裁解決。這是中國將仲裁協議的有效性擴大到非簽署方的具體表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如何規定
2021-03-24因羈押造成信用卡逾期如何處理
2021-01-04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