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頒布結束了中國沒有仲裁法的時代,確立了仲裁法律制度在中國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標志著中國仲裁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仲裁法的基本內容反映了仲裁的本質特征,符合仲裁制度發展的客觀規律。《仲裁法》確立的若干原則和制度與國際仲裁制度相一致,表明中國仲裁制度在與國際仲裁制度接軌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1、 意思自治原則的確立和體現,不僅是國際私法合同制度中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各國處理涉外合同法律適用的主要原則。所謂意思自治,是指合同當事人有權選擇法律以協議方式解決糾紛。適用這一原則有利于穩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及時有效地解決糾紛。因此,它被大多數國家采納,并被公認為仲裁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國對外經濟合同法也將意思自治原則作為合同法適用的首要原則,因此我國對外仲裁直接受這一原則的影響,并貫穿于仲裁的全過程,使外國仲裁與國際仲裁制度基本一致。然而,中國國內的仲裁情況卻不同。由于當時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當事人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糾紛受到國家行政和司法的過多干涉,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在仲裁制度中體現出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及其在我國實踐中的實施,為我國仲裁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包括仲裁制度在內的我國民商法體系中的適用。為了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我國仲裁法將當事人意思自治確立為一項基本原則,并在相應的內容中得到充分體現。首先,通過仲裁解決爭議的當事人必須是自愿的,并以書面形式表達。也就是說,當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如果他們同意將未來的爭議提交仲裁,他們應該在合同中加入仲裁條款;如果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未能就仲裁達成協議,且雙方同意在爭議發生后將爭議提交仲裁,則應簽訂獨立的仲裁協議。當事人一方未達成仲裁協議申請仲裁的,仲裁機構不予受理。第二,仲裁地點和仲裁機構由雙方共同選定。涉外仲裁的首要問題是仲裁地點的選擇。根據中國法律的有關規定,仲裁地點包括原籍國、被申請人國和第三國,當事人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國內仲裁的各方應商定在該國的具體地點。無論是涉外仲裁還是國內仲裁,雙方應在確定仲裁地點后選擇具體的仲裁機構,并在仲裁協議中注明仲裁機構的名稱和全稱。第三,仲裁事項由雙方商定。仲裁事項是指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內的一切商業關系中發生的事項。根據《仲裁法》,仲裁事項可理解為除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行政糾紛和刑事事件外,因履行合同而產生或與之相關的所有糾紛。具體仲裁事項,雙方當事人應當在仲裁協議中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第四,仲裁員由當事人選擇或者委托。雙方不僅可以選擇或委托指定仲裁員,還可以約定仲裁庭應由三名或一名仲裁員組成。當事人約定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應當分別推選或者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即首席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推選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委員會主任;當事人約定由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必須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第五,仲裁是否公開進行應由雙方商定。《仲裁法》原則上規定,仲裁庭應舉行聽證會,但不得公開。但是,當事人約定不開庭的,仲裁庭應當采納當事人的意見,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和其他材料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公開仲裁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第六,在仲裁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自愿和解和調解。由于仲裁是當事人自愿選擇的,申請仲裁后,當事人可以自行解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撤回仲裁申請;在仲裁庭作出裁決之前,只要當事人愿意,仲裁庭應當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與判決具有同等效力的調解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