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法學和程序法學的理論研究基本擺脫了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即形式與內容、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它認為實體法是主體法,程序法開始從腐朽的傳統法律觀中逐步實現程序法自身的獨立價值,從而建構新的程序正義理論。可以說,傳統的工具性程序模式已經成為過去,程序本位時代已經到來。當然,程序獨立理論的突破性研究在不同的法律學科中取得了不同的進展。其中,《刑事訴訟法》對此的研究應該說是最為深入的。也許這是因為刑事訴訟涉及人的生命、人的尊嚴和其他與財產有關的更重要的價值。當然,在民事訴訟法領域,許多學者都在不斷推進這一理論研究。例如,一些學者對民事訴訟的價值有自己的獨立性,指出“程序法的價值只有一種性質,即工具性,但不是實體法的工具性,而是程序法對人的工具性。這一工具的含義是廣泛的,包括對訴訟主體、社會和公眾的工具性。作為一種制度,程序法自產生之日起就獨立存在,或者說它的存在并不依附于實體法。實體法的變更對程序制度沒有直接影響,即程序作為一個制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獨立性,實體法變更的唯一影響是,當實體法需要在程序過程中適用時,變更后的實體法適用,但該程序的基本框架和構成關系沒有改變。”事實上,程序具有獨立性,不依賴實體的自由價值,程序在更深層次上決定了實體法所創造的權利和義務的實現。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認為,在國際民商事活動中,國際商事仲裁協議作為國際民商事活動當事人之間的“程序法”,也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可以說,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獨立性與程序法本身價值的獨立性是一脈相承的。也就是說,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的獨立性是國際民商事活動當事人程序法獨立性的必然內在要求和適用,國際商事仲裁協議與作為其基本協議的國際商事合同的關系實際上等同于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關于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現代程序正義理論認為,程序法不僅獨立于實體法,而且優先于實體法,“無論是從現實意義上,還是作為純粹的理論問題,還是基于歷史事實,我們可以說,程序法先于實體法,或者說,訴訟作為實體法形成的母體具有重要意義。”程序是實體之母”,因此,可以說實體法內容的實現是程序過程中的偶然性。程序不僅具有獨立的價值,而且應該優先于實體。沒有程序就沒有實體,程序先行;;當程序價值與實體價值存在矛盾時,選擇程序;當違反程序價值的實體價值被強制執行時,應視為無效并予以抵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域名轉讓以后的法律責任由誰承擔
2020-12-15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