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申訴的期限為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可見,勞動糾紛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其起訴的時效規定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何申請勞動爭議調解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發生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想要通過法律方式解決的,是需要在法定的時效內提出的,否則法律會不予支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要退股時,顯名股東的法律地位是怎么樣的
2021-01-11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