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于企業處理擅自離職員工的批復》的規定,自動離職是指員工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未履行解除手續,擅自離職,或在未辦理注銷手續的情況下離開本單位。例如,他未經允許就離開,因為他或她要求終止合同;或無理由離開;;或者由于優惠待遇的誘惑而擅自“跳槽”
首先,自動辭職不同于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中國第37條規定,在法律情況下,工人有權提前立即終止勞動合同。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立即解除勞動合同。換言之,除《勞動法》第38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行使提前通知權和立即終止權時,應當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自愿辭職不符合上述情形,未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自動辭職不同于雇主終止勞動合同。由于雇員自動辭職后雙方勞動關系的終止不確定,雇主很難確定辭職原因。在實踐中,用人單位往往以自動離職為由做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最后,自動離職也不同于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作為雙方的行為,無論是勞動者首先提出終止,還是用人單位首先提出終止,只要另一方同意達成協議,勞動合同都可以終止。因此,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首要條件是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協議,職工自動離職和用人單位自動離職不屬于雙方解除勞動合同
,自動辭職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在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自動辭職是雇員非法終止勞動合同,雇主可以根據法律規定要求雇員賠償損失。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的事實和行為決定解除勞動合同屬于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自動辭職與解除勞動合同的區別。自動辭職有法律風險。工人可能對自動辭職給雇主造成的損失負責。我希望所有即將離職的同事都必須執行正常的辭職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賠償錢款怎么領
2021-02-20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