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爭議的處理方式有:
1、協商(和解)
(1)協商達成一致,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2)經仲裁庭審查,和解協議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將其作為證據使用。但是,當事人為達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爭議事實的認可,除外。
2、調解
(1)調解委員會由勞動者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雙方人數應當對等。勞動者代表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勞動者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委員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沒有提出調解申請,調解委員會可以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主動調解。
(2)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后生效。
生效的調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a、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b、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15日內共同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審查申請。仲裁委員會受理后,對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調解協議,出具調解書。
c、一方當事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調解協議合法有效且不損害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的,在沒有新證據出現的情況下,仲裁委員會可以依據調解協議作出仲裁裁決。
3、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
(1)仲裁時效: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例外: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不受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舉證責任倒置:證據由用人單位掌握的,由單位舉證,否則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3)集體勞動爭議: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訴訟活動。
(4)仲裁裁決:下列爭議做出的仲裁裁決對用人單位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勞動者對該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a、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金額的爭議;
b、因執行國家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方面發生的爭議。
4、訴訟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同時包含終局裁決事項和非終局裁決事項,當事人不服該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按照非終局裁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