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失誤造成的損失而要求解雇的違約金是否合理
合理
1.金額較大。如果損失確實是由個人原因造成的,則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如果損失是由個人直接造成的,并且有重大過失,即使是故意的,也不能完全排除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性,“因工作失誤”可能不是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如果工人嚴重失職,需要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結合案例和證據進行分析和確定,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然而,操作失誤造成的2000元損失顯然不構成“重大損失”。雇主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因此終止勞動合同,這是一種非法解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如果用人單位不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用人單位不再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勞動關系可以依法解除。勞動者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工人自己的工資中扣除。但是,每月扣除額不得超過工人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資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則應按照最低工資支付
公司支付違約金是否合法?
如果公司進行了全日制培訓,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如果您提前離職,您可能需要支付公司支付給員工的補償費用,但如果您未簽署勞動合同,本公司對您的所有補償要求都是毫無根據的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履行勞動合同義務,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本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用人單位,成為本單位的成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崗位,遵守本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及時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為確保職工享受勞動保護和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福利
因失誤造成損失被辭退的,還需支付違約金。如果員工無法解決問題,您可以在luba.com上找到律師幫助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