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分公司”)六名飛行員辭職案在杭州市蕭山區法院審理。雙方均表示愿意調解,并最終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
根據協議,六名飛行員將向**浙江分公司支付129萬至170萬元不等的賠償金,同意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兩個多月前,在法院審理的另一起飛行員辭職案中,飛行員馬*峰被判處向**浙江分公司支付210萬元,馬*峰在昨天8:30聽到判決結果后當場暈倒,六名飛行員穿著隨意進入法庭,其中包括兩名“80后”,年齡最大的只有31歲。據了解,這6名飛行員的辭職案件屬于6起案件,因情況相似而共同審理
胡*健出生于1981年,于2004年6月加入原中國**航空公司。同年9月,中國**航空公司。,有限公司成立,原中國**航空公司被取消。胡的訴狀說,新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自成立以來沒有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原告多次要求重新簽訂勞動合同,但都沒有結果。2007年10月,原告向公司提交了終止勞動關系的通知,但公司沒有移交檔案等資料。今年1月,浙江省勞動仲裁委員會對此案作出裁決,但胡對裁決結果不滿意,因此向法院提起訴訟。隨后,**浙江分公司向蕭山區法院提起反訴,要求胡支付471.8萬元的招聘費、培訓費和賠償金,并要求被告在合同終止后2年內不得在其他航空公司從事飛行工作
其他5人的經驗與胡健相似。主審法官宣布,航空公司向飛行員郭亮索賠人民幣575.8萬元,而李勇、楊杰、賈勇和夏倩均索賠人民幣618.8萬元,總計超過3500萬元。令人驚訝的是,雙方律師都表示,他們已經初步擬定了調解協議草案。隨后,主審法官與雙方律師就調解協議的內容和措辭進行了協商,最終發布了《民事調解協議》,根據協議,試點公司與**浙江分公司的勞動合同于今年9月8日終止,前者應向后者支付相應的補償。這6名飛行員的報酬從1292068元到1703877元不等,共計960多萬元
飛行員急需“轉機”系統,而航空運輸行業缺乏相關規范“導致飛行員處于嚴重的弱勢地位”
飛行員與航空公司之間糾紛的高發率是航空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獨特現象對于大量民營航空公司來說,人才的來源只能是國有航空公司”。他建議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飛行員“價值”的衡量標準,建立明確的“轉移”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撫養費有哪幾種
2020-11-30簽三年合同違約金多少
2020-11-25暴力脅迫簽訂的合同必須履行嗎
2020-12-06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