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認真調查研究,,仲裁委員會仔細考慮了該企業的服務程序,同意該企業將張除名符合法律程序,應予以支持
這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合同解除糾紛案件。根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以下簡稱《獎懲條例》)和勞保字[1992]45號、48號文,仲裁委員會依法不予支持的理由無疑是正確的。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張混淆了自動辭職和退市的概念,單方面認為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本案涉及三個法律問題。首先,什么是自動辭職,什么是退市,兩者之間的關系如何;二是張某退市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第三是自動辭職和退市的法律后果之間的區別。我想對這件事做一些膚淺的評論,并與我的同事們討論一下。首先,什么是自動辭職,什么是退市,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自動辭職是指員工無投訴辭職,連續缺勤超過15天,經企業依法傳喚仍不返回單位的。退市是對經常無故缺勤、經批評教育無效、缺勤時間超過法定期限的員工采取的一種特殊處理措施,用于強制終止勞動關系。自動辭職是員工的個人行為。雇主可將自動辭職視為自動辭職。原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在《關于企業職工申請“無薪休假”的通知》(勞人事[1983]61號)中規定,如果在“無薪休假”期滿后一個月內,本人既不要求返回原單位,也不辦理辭職手續,原單位有權按自動離職處理;”未經批準擅自離職的員工將被視為“自動辭職”,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如何界定自動離職和員工退市的批復》(勞辦發[1994]48號)第3條解釋說:“勞辦發[1983]61號第2條和第6條規定的企業應視為自動離職,即按照《獎懲條例》的相關規定將企業摘牌“可見,擅自辭職和自動辭職本質上是一種員工曠工行為。他們被視為自動辭職,基本上被視為曠工。因此,勞動部辦公廳在勞勞勞字[1992]45號文中對自動離職和退市的處理是一致的,即如果用人單位將員工視為自動離職,則按照《獎懲規定》處理,履行退市程序
2.企業是否符合法定條件和張的退市程序
根據《獎懲條例》第18條,員工退市應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無正當理由頻繁曠工,二是,經批評、教育或處罰后未改正,第三,一年內連續曠工超過15天或累計曠工超過30天。符合退市條件的員工應及時處理。處理程序主要包括:核實員工曠工的事實,獲取確鑿證據,并進行嚴格審計;批評、教育或懲罰;企業廠長(經理)提出并決定對曠工的罷免;自證明在崗職工無故曠工之日起超過三個月未處理的,對企業主管人員追究責任;作出退市決定,編制退市處理文件;根據勞辦發[1995]179號文規定,依法送達;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張的自愿辭職構成了他連續15天以上缺勤的事實。企業已依法送達,并告知其在一定期限內不復工將承擔的法律責任。應視為對他進行批評和教育,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因此,張的退市具有法律效力
III.自《勞動法》實施以來,自動辭職和退市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可以說,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勞動法的立法宗旨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制度。然而,一些工人不顧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擅自離崗,不告而別。有的甚至竊取原企業的商業秘密,給原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此類員工應被視為自動辭職。根據原吉林省勞動廳《關于員工被視為自動離職后的檔案和保險待遇的批復》(吉林省勞動廳勞勞勞發字[1997]6號)“自動離職的員工不能被視為失業員工,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原吉林省勞動人事廳《關于計算工齡的函》(吉勞人事字[1985]49號)規定:“無論生產(工作)需要,自動辭職或辭退的,不得計算工齡。重新工作后,將重新評估工資。”由此可見,自動辭職是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鑒于雇員的這種行為,雇主可以將其視為自動辭職,但必須執行除名程序。一年內缺勤超過30天或連續缺勤超過15天且經批評和教育無效的員工可從名單中刪除。這部分被辭退員工可按照《關于被辭退員工重新參加工作后工齡計算的批復》(勞辦發[1994]376號)的規定處理,“退市前的連續工齡和重新就業后的工作時間可合并為連續工齡服務“
雖然雇主對違紀員工自動辭職的最終結果是執行退市程序,但其法律后果明顯不同于因缺勤而導致的普通退市。如何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合理運用法律法規,依法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勞動仲裁工作者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土地承包合同什么情況下無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