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補償金的分配,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補償金與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終止的方式不同。員工自行解除勞動合同或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不予賠償,但由員工提出,雙方協調的,單位按上一年度平均工資支付經濟補償。員工不稱職,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員工非因工負傷,在醫療期和勞動能力鑒定后終止勞動合同,除支付經濟補償外,我們還要支付醫療費用
其次,我們要區分遣散費。對于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國有企業或員工以前是國有企業員工,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員工應按照《關于國有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廢止后支付生活津貼的批復》(勞社發[2001]280號)支付生活津貼(計算至2001年10月本文件廢止為止)。如果是合資企業或其他企業,似乎沒有明確的國家標準,但應根據當地勞動合同管理確定
解雇補償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1.使用年限的計算標準
根據本單位職工的工作年限,每年向職工發放一個月的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應向員工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工作年限應從員工向雇主提供勞動力之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未及時簽訂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從實際勞動關系的形成開始計算。如果已續簽多份勞動合同,則工作年限應從第一份勞動合同的開始時間開始計算,即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此外,根據規定,如果因分立、合并、合資、單位性質變更、法人名稱變更等原因導致工作單位發生變更,重組前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單位工作時間”
此外,《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接近“單位工作年限”,而不是“單位連續工作年限”
刪除連續兩個字后,經濟補償將累積,不再連續。說到這一變化,《勞動合同法》在計算工作年限時不再局限于“連續工作年限”。即使勞動關系中斷,工作年限也可以一起計算。出于這些原因,企業最好仔細審查求職者是否在該企業工作過。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在中國法律中,“以上”、“以下”、“以內”和“到期”通常包括該數字;因此,如果工作時間僅為六個月,經濟補償應按一年工資計算。
2.工資基數的計算。
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工資的計算標準,并規定工資是指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前十二個月內勞動力的平均工資
必須注意的是,這里的工資是指應付給工人的工資,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具體規定見《工資總額構成規定》。一些企業以工人的所謂“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為工資計算基數,這是錯誤的
勞動合同法規定,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的市出版的《本草綱目》中規定的員工平均月薪的三倍經濟補償標準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請注意,《勞動合同法》僅對高層改革者的補償年數和補償基數進行了限制,而對普通工人沒有限制。只要工人的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沒有“三次”和“十二年”的計算上限。4.個人所得稅根據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中,低于當地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勞動合同法第97條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在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終止的,應當按照本法第46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期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以當時有關規定為準
辭退補償的納稅情況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和用人單位從勞動關系中取得一次性補償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1]57號)稅收規定:
I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經濟補償、生活補貼和用人單位支付的其他補貼),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3倍的,免征個人所得稅;對于多余的部分,個人所得稅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辦公室,在計算和征收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可予以扣除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企業職工從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一般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只要我們認真工作,沒有其他失誤,公司不得辭退職工。如果我們被解雇,我們將得到賠償。我希望我能幫助你更多地了解法律。請訪問律霸.com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逮捕證下來可以探望嗎
2021-02-20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