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集體合同單獨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勞動關系的調整迫切需要集體合同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勞動關系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勞動關系呈現出復雜多變、矛盾不斷激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勞動關系市場化格局基本形成,并逐步占據主導地位。一方面,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就業上,都大大超過了國有企業,在這些部門,勞動關系完全擺脫了計劃經濟的烙印,按照市場化模式建立起來;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改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其產權制度,尤其是國有企業員工的身份,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利益取向和差異越來越明顯。這一切表明,以市場為導向的勞動關系已經建立并將繼續深化,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和轉型已經逐步完成,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到用人單位的威脅和侵害。在市場化的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本身具有占用資金、崗位資源和管理的優勢。在當前和長期我國勞動力嚴重大于需求的情況下,這一優勢地位更加突出,與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形成鮮明對比。勞資雙方在利益追求上的對立和不一致,導致用人單位往往利用自身優勢壓制和侵害勞動者的合法要求和合法權益,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多數工人為了生存而選擇吞咽自己的呼吸,這導致了惡性循環,使工人的地位更加脆弱。近年來失業率不斷上升、拖欠工資現象嚴重、工傷事故頻發等突出表現
3.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近年來改革力度加大,不規范,加劇了勞動關系的不穩定。國有企業改制是我國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的重要舉措。然而,國企改革中的身份置換直接使勞動者面臨失業、缺乏社會保障和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的風險。這些風險隨著非標準改革而成為現實。突出的問題是:工人大會沒有討論重組和轉移計劃;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未依法給予職工適當補償的;社會保險基金拖欠,員工的社會保障關系難以持續。由此產生的矛盾很難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因此往往演變為群眾請愿、靜坐,或導致阻塞鐵路、公路等惡性事件,甚至自殺或殺人
4.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廣大工人階級不能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和人均生活水平逐年大幅提高,從2001年的8%提高到2003年的7.8%。與經濟的快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工人的收入并沒有隨著經濟的增長而增加,而是下降了。這種現象多發生在一些民營企業集中、經濟發達的地方。如深圳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民工的平均收入并沒有隨著資本積累和經濟發展而提高,而是在下降。形成這種收入格局的重要因素是勞動力和資本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高度不平衡
5.勞動爭議不斷上升。大量上訪案件集中在職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矛盾上,勞動關系的動蕩加劇。我國自1994年開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在勞動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后,勞動爭議明顯增多,群體性勞動爭議迅速增多。據統計,1995年,全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涉及職工人數的勞動爭議案件3.3萬件,2003年,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總數首次超過20萬件,22.6萬件,比2002年增長22.8%,為1999年以來最高增幅,與2003年相比,涉及的工人數量增加了31.7%,這也是自1999年以來的新高。上述數字只是根據法律渠道解決勞動爭議的統計數據。由于通過法律渠道處理糾紛時間較長,大量勞動者選擇信訪等非正常方式解決勞動爭議,造成社會極度不穩定??梢院敛豢鋸埖卣f,勞動關系矛盾已經構成了中國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和最嚴重的隱患。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立法的缺失;雖然中國在1994年頒布了《勞動法》和一系列法律法規,但一些急需調整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如《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法》、《工資法》、《社會保險法》和《勞動爭議解決法》尚未頒布。即使現有法律覆蓋范圍狹窄,一些新興行業和非正規員工也沒有被納入勞動法的保護范圍,成為法律保護的盲區。二是勞動執法和司法薄弱;目前,勞動執法機構人員、財力、物力嚴重不足,沒有有效的執法手段,勞動執法難以發揮作用。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強有力的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勞動爭議案件必須在訴訟前進行仲裁。審判時間太長了。大量勞動爭議無法通過法律渠道及時、快速解決,迫使相當一部分勞動者采取其他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最后,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非常薄弱,不守法現象非常普遍;雇主不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擅自加班,不向工人支付加班費,拖欠工資,工作條件惡劣,不為工人提供社會保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共有人能單獨做抵押嗎
2020-11-11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22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應當報送什么資料
2020-11-26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