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向法院提起上訴,反對海淀仲裁委員會海淀仲裁字[2007]798號裁決,要求**互聯網公司在2006年12月1日至25日期間向他支付9677.42元工資和2419.36元經濟補償,2006年12月支付967.70元正常報銷費用,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經審理,法院認為**互聯網公司與李先生簽訂的勞動合同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有效,雙方應當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在本案中,**互聯網公司稱,李先生在2006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期間沒有工作,且未向法院提交充分證據,因此法院駁回了他的請求,并應在2006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期間支付李先生9677.42元工資。由于未能按時支付上述工資,經濟補償2419.36元的25%一并支付。此外,李先生于2006年12月要求**互聯網公司報銷費用967.70元,經法院支持,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法院裁定**互聯網公司在2006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期間支付了李先生9677.42元的工資和2419.36元的經濟補償,并報銷了李先生967.70元的費用。法官說:
在本案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互聯網公司是否應該賠償李先生。在庭審期間,**互聯網公司聲稱,李先生的報銷應通過該公司的相關審批程序,并且沒有為這一索賠提供足夠的證據,因此法院不接受他的論點。根據**互聯網公司發送給李先生的電子郵件,可以得出結論**互聯網公司承諾每月向李先生支付1200元的商務娛樂費、手機費和車費,并要求報銷賬單。在庭審期間,李先生于2006年12月向法院提交了967.70元的賬單,以尋求支持。根據雙方先前關于每月報銷費用的規定,**互聯網公司應于2006年12月向李先生報銷相關費用967.70元
本案產生的問題是:雇主為員工報銷相關費用的依據和金額。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和員工可以書面或口頭約定報銷員工因公出差或因公發生的相關費用
首先,在工作期間向員工公布用人單位關于員工報銷制度的規定,從而具有法律效力。員工還應及時遵守雇主關于報銷制度的規定,以便雙方在發生爭議時及時保護其合法權益
其次,當雇主和員工就報銷費用的規定達成一致時,要細化,做到公平合理,即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員工工作需要確定具體報銷費用的金額、標準和比例,除了按照雙方約定及時向雇主提交當班工人產生的費用報銷賬單外,還應及時保存賬單副本,以便雙方在將來發生爭議時能夠主張自己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致死求償時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11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電線桿占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