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原告秦*榮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被告是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秭歸縣分公司。1997年5月28日,原告和被告簽署了《中國**保險公司秭歸縣分公司代理推銷員合同》。原告以被告名義辦理保險業務,被告按合同約定向原告支付代理手續費。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支付了1500元定金,被告于1997年6月向原告簽發了營銷證書。2004年3月15日,原告接受被告的安排,在秭歸縣郵政局營業廳擔任郵政特務管理員。同年8月,雙方就工資支付問題發生爭議。原告向秭歸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其仲裁裁決不服。他向法院起訴。經法院調解,被告向原告支付了勞動報酬。2004年11月以后,原告沒有每天去秭歸縣郵政局。2005年2月3日,被告以原告未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工作為由處理了原告的自愿辭職,但未將該決定通知原告,也未向原告送達決定其自愿辭職的書面文件。2005年3月11日,原告向被告索取發票時,被告口頭告知原告已解除勞動關系,雙方發生爭議。2005年4月26日,原告向秭歸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秭歸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05年7月13日作出的字[2005]06號裁決不服。2005年8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責令被告支付原告姓名費9512元,其中經濟補償費6400元(800元)×8;2.勞動報酬112元;3.雙倍返還3000元押金。原告稱,他于1997年5月28日受雇于被告從事人壽保險營銷工作,并于2004年3月15日被分配到公司綜合業務部擔任郵政特派員。同年8月,被告以扣留工資為由對他提起訴訟。2005年3月11日,當原告去被告處領取發票時,被告說他已經解除了與他的勞動關系。2005年4月,原告申請了勞動仲裁。由于對仲裁裁決不服,他于同年8月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辯稱,從1997年5月至2004年3月,原告和被告之間存在民事代理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由于代理關系終止,被告多次要求原告收取原告支付的1500元定金,但原告以雙倍返還為由不予收取。被告沒有違反合同,也沒有雙重返還。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原告與被告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但原告在工作期間擅自離職數月,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被告有權在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依法終止與原告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審理】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與被告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經審理,原告與被告于1997年5月28日簽訂了《中國**保險公司秭歸縣分公司代理銷售合同》,根據該合同,從合同簽訂到2004年3月,原告的行為是在授權范圍內代表被告辦理保險業務,在此期間,雙方形成了民事代理法律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代理關系終止后,被告人不得給予經濟補償,但應當退還已支付的定金。然而,從2004年3月到2005年3月,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原告沒有每天在指定地點工作。被告對原告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不得擅自單方面終止與原告的勞動關系。終止勞動關系的程序是非法的。被告應向原告給予經濟補償,并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分析】本案法律事實清楚,案情并不復雜,但在勞動合同糾紛案件中仍然少見,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由于保險代理行業的特殊性,保險代理在保險行業的管理具有員工管理的性質。在保險代理合同中,也涉及到許多勞動關系。對這一點有不同的看法并不奇怪。一種觀點認為,原告與保險公司簽訂了雇傭合同。根據公司規定,原告應按時參加公司活動,不得無故缺席。這種關系實際上形成了勞動關系。此外,“退市”是對有勞動關系的員工進行行政處罰的一種手段。保險公司采取“退市”的方式,這是雙方勞動關系的違約。另一種意見是,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定(試行)》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保險經營者(非從業人員)收入計算征收所得稅的通知》,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應當屬于代理關系,應當屬于中介人的范圍。保險代理的法律特征是什么?保險代理人有三個特點:1.保險代理人必須在保險人授權的范圍內從事保險代理業務。2.保險人應當在保險人授權的范圍內,對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三保險代理人以保險公司名義從事保險代理業務。保險代理關系與勞動雇傭關系的區別也值得注意:1.在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方面。如果是代理關系,保險公司沒有義務為代理人辦理社會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如果是勞動關系,用人部門必須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2、勞動報酬方面。在代理關系的情況下,用人部門根據代理人的業務量支付一定的傭金,金額沒有限制。發生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國家工資支付標準和限制。1、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原告與被告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當事人之間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持續的生產要素組合。它具有一定的個人從屬關系,如管理與被管理、被支配與被支配之間形成的社會關系。在本案中,中原與被告于1997年5月28日簽訂了《中國**保險公司秭歸縣分公司代理銷售合同》。根據該合同,從合同訂立到2004年3月,原告的行為是在授權范圍內代表被告辦理保險業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3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25條的規定,在2004年3月之前,原告和被告形成了民事代理法律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人的委托,向保險人收取代理費,在保險授權范圍內代表保險人辦理保險業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其模式是民事委托法律關系。在委托人(保險公司)授權范圍內,保險代理人以其名義向第三方(投保人)銷售保險產品,簽訂保險合同,合同中的保險責任由委托人承擔。這種法律關系明顯不同于雇主和工人之間的勞動關系。保險代理人在保險公司中不具有《勞動法》調整的工人身份。保險代理人的傭金根據其業務量確定。通常,傭金是按保費的20%-40%提取的。保險公司不支付保險代理人的任何其他費用,也不支付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費用。保險代理人一般獨立完成勞動或工作。保險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年工齡單位能開除嗎
2021-01-31網絡暴力致死怎么判
2021-03-15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