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欠薪案件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在欠薪案件中,工人只需證明他們已經履行了勞動義務,不承擔用人單位未支付工資的舉證責任。《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第6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以書面形式記錄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金額、時間、收受人姓名和簽名,保存兩年以上,以備將來參考。這表明雇主有義務保留已支付工資的證據,而工人通常無法掌握未支付工資的證據。當工人提出履行其勞動義務的證據和追討拖欠工資的要求時,如果雇主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已支付工資,則應承認未支付工資的事實并支持工人的要求。無故拖欠工資的認定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工資。逾期付款是一種無理拖欠工資的行為。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提前最后一個工作日付款。工資應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時工資制的,可以按周、日、時發放工資;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特定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在完成勞動任務后立即按照有關協議或合同支付工資。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
(1)因自然災害,用人單位不能按時支付工資的,戰爭和其他非人類抵抗的原因
(2)如果雇主因生產經營困難而影響資金周轉,經其工會同意,可以暫時推遲支付工人工資。最長延期時間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行政部門根據當地情況確定,如果雇主拖欠工資,該怎么辦,除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工人的工資外,如果雇主無故扣留或拖欠工人的工資,還需要支付相當于工人工資25%的額外經濟補償,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責令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可以責令支付工資總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勞動者補償金,薪酬和經濟補償“
”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故意拖延勞動合同的訂立,即招聘后故意不按照規定訂立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勞動者的損失”,“造成勞動者工作收入損失的,應當按照上述有關規定,按照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向勞動者支付,即使沒有與工人簽訂合同,雇主也不能任意扣發工人的工資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拖欠工資的,首先要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其次要證明用人單位未按時支付工資,存在拖欠工資的行為。如果您的情況更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網上購物的時候要怎么維權
2021-03-03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