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案件民事判決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男,1980年11月1日出生,漢族,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大某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董事會主席
委托代理人:王牟牟,男,漢族,1982年1月5日。經聽證,他是被上訴人的人民代表大會XX有限責任公司的雇員,一審法院認定,原告于1999年9月進入*******公司*******公司分別于2007年12月17日和2008年12月16日與******公司簽訂了兩份勞務派遣協議,協議簽字加蓋雙方印章。2007年12月2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合同內容為*********************************************************************************************************************************************************************************************************************************************************************************************************************************************************************************************************;合同期限為兩年;原告應遵守公司和服務公司的統一安排,如果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但合同無法履行,原告應遵守公司和服務公司的規章制度,如果雙方協商無法就變更合同達成一致,且無其他工作需要安排,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合同,但必須提前30天通知另一方。本合同加蓋被告****印章,由原告****簽字,公司向原告支付工資至2007年12月。自2008年1月起,被告*****公司開始向原告支付工資,并于2009年9月開始為原告支付社會保險金。2009年10月26日,原告向鄭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裁決的裁決部分指出,原告沒有向****公司提交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公司沒有終止與原告的勞動合同關系。仲裁裁決如下:
1.自本裁決生效之日起30天內,被申請人*)**********應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為申請人補足社會保險基金(具體金額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的會計為準),被申請人******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
2.駁回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痹婢芙^接受判決,向本院提起訴訟。還發現該公司于2010年2月26日更名為有限責任公司,原告提交了設備操作證和工具存款收據一份畢業證,證明原告和被告****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原告提交了工行和光大銀行的聲明,證明原告和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公司和****公司。光大銀行對賬單顯示,****公司支付給原告的工資在900-1600元之間。被告****公司提交了一份就業安置表,證明原告與****公司的勞動關系于2007年12月26日建立
被告****公司于12月21日提交了一份社會保險信息副本,2009年證明******公司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上述事實包括被告*****公司提交的設備操作證一份、工具存單一份、畢業證一份、工行對賬單一份、光大銀行對賬單一份、仲裁申請一份、仲裁裁決一份、勞務派遣協議兩份,被告****公司于2009年12月21日提交的一份勞動合同和一份就業安置表、一份社會保險信息復印件以及本案的審理記錄存檔
一審法院認定原告自1999年9月起在****公司工作。后來,原告于2007年12月26日與被告******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該******公司向原告支付工資至2007年12月。該******公司于2008年1月開始向原告支付工資。因此,法院裁定,原告與****公司的勞動關系于2007年12月26日終止,2009年10月26日,原告向鄭州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對****公司進行勞動仲裁,超出法定仲裁期限。仲裁裁決駁回了原告的請求,原告未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其逾期申請仲裁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因此,根據第三條的規定,原告要求原告終止與************************************************的勞動合同,并就原告的社會保險費索賠支付經濟賠償金16200元,但法院不予支持,《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4條和第7條規定,被告人作為用人單位,應當在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原告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按時足額繳納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社會保險費。但是,"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繳納人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未按規定申報應繳社會保險費金額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第二十六條規定,繳納人逾期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或者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征收。如果雇主未能通過上述兩種社會保險行政處罰方式向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以非訴訟行政強制執行方式強制執行。因此,社會保險費的征繳應當是行政機關的職權
基于上述原因,原告不適宜將因繳納社會保險費引起的原告與被告之間的糾紛提交法院裁決。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主張。被告******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與原告建立勞動關系,但自2009年9月起開始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本案中,被告****公司未依法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向****公司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原告未在被告****公司工作兩年以上,應按原告兩個月工資標準支付經濟補償。因此,原告要求終止與被告的勞動合同******************************************************************************************************************************************************。第九十二條被派遣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規定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對被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被告8888作為用人單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四十七條、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向被告****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2400元,并承擔連帶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判決如下:
一終止原告張某與被告*******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26日簽訂的勞動合同
二。被告******股份有限公司向原告張支付了2400元經濟賠償金,應在本判決生效后10天內支付
如果讀者想咨詢法律問題,請訪問luba.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農村空心房的拆除程序
2021-03-19浙江東陽市農村房子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