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后制定的勞動法對仲裁時效期限有不同的表述
1.7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企業條例》第23條,1993年規定,“當事人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1995年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法》第82條規定:“請求仲裁的當事人應當提交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申請。”
3.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限應從雙方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可以看出,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從6個月到60天再到1年,仲裁時效的起點也從“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
,然后回到“知道或應該知道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的問題上。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知道或應該知道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是什么意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規定了各種情況,但不幸的是,司法解釋沒有明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賠償的情形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糾紛有關問題的批復(勞辦發[1996]28號)第1條規定:“目前,勞動行政部門對處理工傷投訴沒有規定。如果雇員和雇主之間就是否可以享受工傷待遇發生爭議,并且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勞動爭議的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得將員工受傷的日期一視同仁地確定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但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受理和處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法律和司法解釋對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賠償請求的仲裁時效起點沒有明確規定
勞動仲裁時效與時效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例如,如果超過法律規定的時效,當事人將失去贏得訴訟的權利。有關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更多信息,歡迎您在互聯網上了解。這里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謝謝你的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雙方都不履行協議有效嗎
2021-01-18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