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后制定的勞動法對仲裁時效期限有不同的表述
1.7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企業條例》第23條,1993年規定,“當事人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1995年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法》第82條規定:“請求仲裁的當事人應當提交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申請。”
3.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法》第27條規定:“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限應從雙方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可以看出,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從6個月到60天再到1年,仲裁時效的起點也從“知道或應該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
,然后回到“知道或應該知道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的問題上。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知道或應該知道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是什么意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規定了各種情況,但不幸的是,司法解釋沒有明確勞動者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賠償的情形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糾紛有關問題的批復(勞辦發[1996]28號)第1條規定:“目前,勞動行政部門對處理工傷投訴沒有規定。如果雇員和雇主之間就是否可以享受工傷待遇發生爭議,并且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勞動爭議的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得將員工受傷的日期一視同仁地確定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但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受理和處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法律和司法解釋對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賠償請求的仲裁時效起點沒有明確規定
勞動仲裁時效與時效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處。例如,如果超過法律規定的時效,當事人將失去贏得訴訟的權利。有關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更多信息,歡迎您在互聯網上了解。這里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謝謝你的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嬰推拿后身亡,其醫院是否涉嫌醫療事故責任
2021-01-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異地離婚怎么辦理,異地可以辦理離婚手續嗎
2020-12-20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