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涉及三方:工人、雇主和社會保險機構;從糾紛內容來看,可分為待遇糾紛、支付糾紛和分配糾紛;從法律關系的角度來看,它不僅涉及雇主與工人之間的私法關系,還涉及社會保險機構與雇主之間的公法關系。因此,社會保障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問題需要分析。涉及公法關系的不應納入勞動爭議案件范圍
在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以下爭議。一是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申請補充社會保險的糾紛,包括要求全額補充繳費引發的糾紛,即社會保險繳費糾紛。第二,如果用人單位未申請社會保險,導致工傷待遇、失業待遇、生育待遇、養老待遇、醫療待遇等損失,即社會保險待遇糾紛。三是職工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的繳費金額糾紛,即在實踐中的社會保險繳費糾紛,地方黨委,法院基本按照繳納社會保險金的要求(第二次爭議)("最高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院關于受理企業與職工繳納社會保險金糾紛的答復"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繳納社會保險發生的爭議,以及其他因社會保險發生的爭議,均視為勞動爭議。)第一、三類案件在實踐中基本不屬于勞動爭議,一般不予受理。根據上述規定,地方法院認為,社會保險的征繳和分配屬于行政機關的行政責任,司法權不應涉及社會保險的征繳和分配。否則就有司法干預行政的嫌疑(2004年,北京高院第一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總結報告中指出:根據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條例",,參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1年頒布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申報管理辦法》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辦法》,根據《社會保險行政糾紛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社會保險,如用人單位未整體提供“三險”,且員工要求處理社會保險問題,應上報部門處理,法院不予受理;員工對社保基數有意見要求處理的,應當報社會保障中心核實,法院不予受理;社會保險引起的其他爭議應由法院受理。)
社會保險的強制性使其不同于雇主根據協議對工人履行一般義務的行為。社會保險待遇爭議不受勞動爭議仲裁關于未足額繳納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行政責任規定的限制:
用人單位未履行社會保險合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保險登記后,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以應繳納社會保險費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關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繳,并自欠款之日起每天處以0.05%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以拖欠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三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關應當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繳
用人單位逾期不繳納或者補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也可以向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申請作出社會保險費撥付決定,并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撥付社會保險費。如果雇主賬戶余額低于應支付的社會保險費,如果雇主未全額支付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社會保險費收取機構可要求雇主提供擔保并簽署延期支付協議,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扣押、查封、拍賣價值相當于應付社會保險費的財產,并用拍賣所得抵減社會保險費
什么是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是指當事人之間已經建立勞動關系,并因法律的實施而決定維持既有權利和義務的糾紛,法規和勞動合同
哪些情況屬于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勞動合同具體條款的爭議
二。員工的招聘、雇用、調動和解雇糾紛
III.勞動報酬糾紛
IV.工作時間、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糾紛
v。勞動保護糾紛
VI.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糾紛
VII。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糾紛
VIII。員工獎懲糾紛
IX.員工與勞動福利糾紛
X。與相關部門在計算員工工齡時涉及員工合法權益的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打什么電話
2021-02-10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情形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