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質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兼具行政性和司法性。行政性是指仲裁機構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即:,該機構的組成為“三方”,在指導方針、政策和法規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性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決權,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執行力。勞動爭議具有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司法管轄權。2.不同的依據。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解決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基礎主要是民事訴訟法。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① 調解優先原則;② 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③ 及時性原則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4.不同的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交付后,仲裁程序終止。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申請,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進入訴訟程序;勞動爭議訴訟為二審。一審終結后,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第二審法院應對第一審法院判決中承認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勞動爭議仲裁的審理期限為立案之日起60天。如果案件復雜,需要延期,可在提交審批后延期30天;勞動爭議訴訟一審審理期限為:普通程序報院長批準后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為三個月,二審訴訟的審理期限為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以延長審批。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自收到裁決之日起15日內未提起訴訟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雙方在此期間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將全面獨立地審理爭議案件。雖然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如北京300元;<8.p>全國勞動爭議受理費標準為50元。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分別稱為:申訴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一審稱原告、被告、第三人,二審稱上訴人、被上訴人、第三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譽損失最高賠償多少
2021-02-16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