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知識產權時代,許多人為了搶占市場、追求經濟利益,不惜用非常手段損害他人著作權,引發著作權糾紛。版權糾紛怎么辦?版權糾紛是指著作權人、作品使用者和其他第三人之間就著作權的行使發生的糾紛。著作權糾紛,依照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調解、仲裁和訴訟。
(一)調解《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是指當事人根據自愿原則,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達成協議的一種方式。當然,達成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很可能食言,不履行調解協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2)仲裁《〈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仲裁機構也可以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申請仲裁,“仲裁是仲裁機構解決著作權糾紛的法律行為,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只有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才能提起訴訟。訴訟是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主要用于:1.當事人直接將著作權糾紛提交人民法院解決;2.經調解不能達成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后反悔的,另一方當事人通過訴訟解決爭議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應當提起訴訟解決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著作權侵權的賠償范圍以完全賠償原則為基礎,即著作權侵權造成的一切實際損失的范圍。侵權損失,是指因侵權造成的權利人現有財產的減少或者損失,以及現有利益的減少或者損失。通常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除了版權造成的財產損失,著作權損害賠償還包括對著作權人身權和精神權利的精神賠償直接損失是指:(1)因侵權行為直接造成著作權使用費等收入減少或者損失所造成的損失;(2)合理的調查費用,制止和消除非法侵權
(3)侵犯著作權人身權和精神權利造成的財產損失間接損失是指被侵權著作權在一定范圍內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其他重大損失的范圍。著作權的間接損失是由于權利人不能正常地將著作權用于經營活動而造成的著作權人身權利和精神權利的賠償主要是指對著作權精神損害的賠償。當侵權人侵犯著作權人或者表演者的人身權利時,應當責令侵權人向著作權人或者表演者支付一定數額的精神損害賠償金。選擇哪種方式對你最有利,需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和法律規定做出綜合判斷。這對當事人的法律儲備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建議您在做出判斷之前咨詢法律學士網站的專業知識產權律師如何解決版權侵權糾紛解決版權糾紛的方法是什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雇傭關系確立的條件
2020-11-28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