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招用勞動者時,能要求其提供擔保或扣押其證件嗎
《勞動合同法》第9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對于用人單位違反這一規定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依據《勞動合同法》第84條第2款規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兩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所以,用人單位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對此,勞動行政部門除了責令該用人單位將收取的擔保費退還給你之外,還要按照每人500元至2000元的標準,對該用人單位進行罰款。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賠償問題
勞動者有權拒絕用人單位以各種形式和名義向自己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根據原勞動部1995年《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規定的,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本法第八十三條也規定了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或者扣押勞動者證件的法律責任,即: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按每一名勞動者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依照國務院《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七條及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賠償經濟損失的數額,應由用人單位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從職工本人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額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準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如果能夠迅速改正錯誤,表現良好的,賠償金額可以酌情減少。
在勞動者中確實有少數違法亂紀分子利用工作條件的便利,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同時由于他們流動性較大,不易于管理和索賠,導致個別用人單位只能通過收取風險抵押金、抵押物或扣押身份證等方式來避免損失,這樣做是不合法的。如果用人單位想要避免勞動者給單位造成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就離職的風險,應當通過加強內部管理來解決,而不能簡單地采用收取抵押金(物)的錯誤方式。
身份證等證件是自身十分重要的證件,不可輕易給他人。人們要善于利用法律保護自身,勇于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任何人侵犯自己的合法權益都可以舉起法律的盾牌來對抗,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的疑惑,律霸網也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