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著作權范圍的不同,從著作權客體的角度看,傳統著作權法規定作品為“文學、藝術、科學領域的作品,具有獨創性,可以以某種有形的形式復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網絡上的信息開始以超媒體的形式傳播,因此網絡作品可以以文本、圖片、視聽等文本形式存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網頁”。網絡版權也開始有了新的發展。網站管理者享有其網站整體內容的著作權,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傳播作品,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使用方式。著作權人有權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以這種方式使用作品,并因此獲得報酬。”網絡版權是比特世界關系的調整,給傳統版權的一些原則和規則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其中作品載體的差異是最大的差異。網絡作品是由二進制數字載體構成的,具有無形的特征。就傳統發行而言,作品首次出售后,發行權即告用盡,作品的合法復制品或錄音制品的所有人有權出售該復制品或以其他方式處置該復制品或錄音制品。但由于網絡作品與傳統作品的不同,其復制形式與有形載體分離,“如果發行權一次性用盡,網民有權通過互聯網將合法獲得的網絡作品發出,網絡傳播是全球性的。一旦權利窮竭,就會導致著作權人在國際市場上的各項權利窮竭,這對著作權人是不公平的。因此,網絡著作權一次用盡分配權原則難以適用,地域性是著作權的排他性和時效性的平行特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網絡時代的到來,這一特征將受到質疑。著作權地域性是指著作權在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國家境內有效。但是,由于互聯網本身的跨國性,網絡作品的著作權應當遵守哪個國家的法律,哪個國家的領土是有效的,是不可能確定的。因此,網絡作品著作權的地域性已不復存在。我國著作權法關于“外國人的作品在中國首次發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規定,對網絡作品無效。這將導致“侵權地”無法認定,因此,在辦案中,法律適用也很困難
第三,網絡著作權的變更中的權利保護。互聯網的這一特點使網絡作品不同于傳統作品。對于網絡作品的作者來說,一旦自己的作品被上傳,就很難確定傳播范圍。同時,網絡作品應該被更多的網絡用戶閱讀。如果對網絡作品和傳統作品的保護一視同仁,不僅在技術上難以操作,而且更有可能遏制中國信息網絡產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在網絡作品保護和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取得新的平衡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居民動遷款怎么辦
2020-12-05新婚姻法財產公證程序
2021-03-23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土地承包合同中委托人范圍是什么
2021-02-26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工業用地的拆遷包括哪些補償項目
2021-01-13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怎么辦理
2020-12-02剛買的二手房要拆遷怎么辦理
2021-01-20從《城鄉規劃法》看違章建筑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