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者有時會購買假冒偽劣產品。如果有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向質量監督管理局舉報。我國對商品質量安全十分重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為質監部門執法提供依據。那么,常見的質量監督法律法規有哪些?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什么是常見的質量監督法律法規質量監督是指對產品、過程或體系狀態的持續監控和驗證,而分析記錄以確保規定的質量要求得到滿足,可分為內部微觀質量監督和外部宏觀質量監督。企業外部宏觀質量監督可分為行政監督、行業監督和社會監督,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門實施的行政監督。主要負責行政區域層面的宏觀質量監督。主要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食品召回管理規定;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等,《產品質量法》對消費者權益有何法律保障
產品質量法從四個方面體現了消費者的合作權益:1.明確了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的社會監督權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證,明確經營者必須對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質量負責消費者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有權要求賠償發生產品質量民事糾紛時,有權選擇協商、調解、調解等方式,協議仲裁或訴訟仲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主要職責是執行國家技術監督方針政策,并對組織機構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在我市行政區域的實施和行政執法情況;對產品質量、計量、標準化實行統一監督管理,受理投訴,查處計量違法行為,標準化和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質量監督的特點是什么質量監督是一種質量分析和評價活動。監督的對象是產品、服務、質量體系、生產條件、有關質量文件和記錄等質量監督的依據是各項質量法規和產品技術標準質量監督的范圍包括從生產、運輸,倉儲轉銷售、流通質量監督的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社會和國家的利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總之,隨著我國對商品質量安全的日益重視,質量監督法規不斷豐富。對于消費者來說,應該對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更加熟悉。消費者有權對企業進行社會監督。如果所購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以向企業索賠。因產品質量造成人身傷害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調解維權,仲裁或訴訟
如果網購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屋頂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內容是什么
,如何維權
如何處理網絡購物產品的質量問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倒閉孕婦賠償標準
2020-11-14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不同意拆遷政府能不能拆
2021-03-18購買拆遷安置房的風險具體有哪些呢
2020-11-08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和特征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