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公司經營發展中內部公司治理和外部經濟活動的實施,進一步明確《公司法》中與當前發展形勢、市場環境和經濟行為不相適應、模棱兩可、易混淆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公司法》作出了三個司法解釋,主要集中在公司設立、注冊資本出資和股東權益保護三個方面。那么,《公司法》的解釋和適用的三個方面是什么呢?
1.發起人的界定和發起人在公司成立階段所簽訂合同的責任。這些活動由贊助商完成。《公司法》采納了保薦人的概念,但沒有對保薦人的內涵進行界定。在司法實踐中,在確定發起人的義務或責任時,有必要對發起人進行界定。股份公司,《公司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發起人認繳、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的,由發起人制定公司章程;第八十條規定發起人承擔公司的籌辦事務。這些規定既是對發起人的要求,也是擔任發起人的條件。因此,解釋(三)結合《公司法》的這些規定對發起人進行了界定。在有限公司中,公司法沒有使用發起人的表述,而是使用了股東的概念。但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公司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第二十四條設立股東人數不足五十人的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公司設立時,股東(原股東)的條件與股份公司發起人的條件相同,因此,有限公司成立時的股東也可以歸入發起人的范疇。
公司法明確規定,發起人承擔公司的籌備事務,一般認為發起人是被設立公司的機構。但是,發起人在設立過程中除具有公司組織機構的身份外,還具有個人身份。發起人在公司設立階段簽訂的合同,有的是為了公司利益,有的可能是為了實現個人利益。一般來說,前一類合同的責任應由成立的公司承擔,后一類合同的責任應由發起人自己承擔。實踐中,上述合同的相對人在與發起人簽訂合同時,往往無法確切知道合同是為誰的利益而訂立的,也無法知道合同的最終利益歸屬。因此,按利益歸屬標準確定合同責任主體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在實踐中是不可行的,往往使合同相對人的利益面臨較大的風險。為適當減少合同相對人的核查義務,加強對相對人利益的保護,解釋(三)一般按照外觀標準確定上述合同責任,公司法明確禁止股東抽逃出資。在實踐中,一些股東采取多種方式從公司取回財產,往往具有復雜性、模糊性和隱蔽性的特點。但是,由于《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資本退出的形式和資本退出的民事責任,因此很難判斷哪些行為構成資本退出,也很難確定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地法院對退股的認定意見不一,目前沒有統一的認定標準,股東退股的主要方式是直接退股,以虛構合同等債權債務關系抽逃出資,以關聯交易方式轉出出資。這些行為往往是故意直接侵害公司資金,但也受到舉證難度的限制,難以在個案中認定。為了保證公司資本的穩定和維護,方便法院的具體操作,有必要對這些行為作出統一的規定予以否定,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解釋的第三部分明確了撤回出資的規定,將實踐中常見的資本侵蝕行為界定為抽逃出資,并在此基礎上規定了抽逃出資的民事責任。因為撤回出資造成的法律后果與不履行出資義務造成的法律后果基本相同,撤回出資的民事責任與不履行出資義務的民事責任基本相同,應當注意的是,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法院不應當推定投資者上述從公司取得財產的行為必須成立故意直接侵害資本,有的可能侵害公司資產,侵害公司資產的行為應通過侵權制度或關聯交易制度解決,這與資本退出關系不大。其中一些行為不會對公司資本造成損害,也不是資本外逃。考慮到在實踐中,部分投資者在出資后以各種方式取得公司資產,而目前《公司法》沒有完善的關聯交易制度,這些行為往往損害資本的保全,因此,資本退出的定義和列舉仍然保留。當然,法院應當注意撤資行為是對公司資本的侵蝕,并從行為人的主觀目的、過錯程度以及行為對公司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將不應從公司取得財產的股東的所有行為籠統地認定為抽逃資本是不妥當的3.關于股東權利的保護規則,一般認為,股東依法向公司繳納出資后,應當履行對公司的義務,股東也應當從公司取得相應的權利。公司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并在有關文件中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其實,這些內容也是公司對股東的義務。實踐中,許多公司不依法履行這些義務,不僅侵害了股東權益,而且影響了股權的穩定。因此,《解釋(三)》規定,公司不履行上述義務的,股東有權提起訴訟,要求公司履行義務。一方面,這些規定有利于保護股東權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監督公司規范經營管理,提供法律要求的各類文件,有效避免相關糾紛的發生,第三個解釋明確,股份公司的發起人是指股本超過法律規定的注冊資本最低標準的人,有限責任公司是其初始股東,顯然,股東抽逃出資必須違背資本利益,股東有權取得出資證明,并在股東名冊上登記姓名,如何界定公司抽逃注冊資本的行為?股東作為公司的股東,退資后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股東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公司法》有哪些規定體現了對股東權利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黑要判多久
2021-01-20公證形式審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13“撤銷三年不使用待審中”什么意思
2020-11-20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