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融資是從國家正規金融機構中分離出來,通過“血緣”、“親情”、“地緣”、“商業關系”等社會關系媒介實現融資的一種融資活動,并以信用擔保取代正式的財務風險評估。民間融資憑借其靈活便利的優勢,吸收社會閑置資金,不僅及時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而且有利于活躍地方經濟,帶動地方投資。然而,由于民間融資的非正規性和自發性,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法律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國家財政管理法規,從而擾亂了財政秩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違反國家財政管理法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符合下列四個條件的,刑法另有規定的除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未經有關部門批準或者以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的;(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等方式向社會公布,短信等渠道(3)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或權益的形式償還本息或支付回報(4)向社會公眾即非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不向社會公布,為特定對象吸收親友、單位內部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蔽覈谭▽⒎欠ㄎ展姶婵罱缍樾袨榉缸?,即只要行為人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構成犯罪既遂
友虎XX公司于1998年7月7日在陜西省渭南市注冊成立,為解決資金問題,友虎XX公司向社會進行虛假宣傳,謊稱該公司用于放置死者骨灰的鐵塔價值可以提高,并通過不時提高鐵塔價格、承諾回購等方式,騙取、誘導公眾購買鐵塔,非法吸收公款。此外,友虎XX公司還以協議形式向個人和企業借款,利息很高。2007年9月21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維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為被告友湖XX公司:,未經人民銀行批準,以虛假宣傳、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非特定社會群體資金1.07億余元,數額巨大,嚴重擾亂了國家財政管理秩序,而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因此,企業在選擇民間融資時,當務之急是消除“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嫌疑。否則,企業就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集資詐騙罪是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的經濟犯罪領域唯一的死刑罪名。是指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以非法集資為目的,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獲取大量資金的行為。由于立法對集資詐騙行為采取了嚴厲的態度,因此在刑事司法領域應當明確集資詐騙罪的犯罪標準?!耙苑欠ㄕ加袨槟康摹钡闹饔^要件確實增加了法律解釋的空間。根據201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利用詐騙手段非法集資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一)募集資金未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與募集資金規模明顯不相稱,(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三)攜集資款逃跑的;(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五)逃避、轉移資金的,(六)隱匿財產或者返還資金的;(六)隱匿、毀壞賬戶,或者虛假破產、虛假破產,逃避返還資金的;(七)拒不說明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八)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其他情形。因此,如果一個企業在短時間內非法籌集大量資金,并將資金所有權轉移給自己,或任意揮霍,或攜款潛逃,其非法占有的目的就可以推斷出來,在之前大受打擊的吳英案中,檢察機關以集資詐騙罪起訴。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吳英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個人或企業名義,以注冊公司名義,投資、貸款、資金周轉等方式,以高額利息為誘餌,非法集資。所得用于償還本金、支付高額利息、購買房地產、汽車和個人奢侈,募集資金3.89億余元。在民間融資過程中,企業要防范“集資詐騙”風險互聯網融資金融市場化和網絡普及為企業在互聯網領域融資開辟了新渠道。緊隨潮流,網上借貸平臺異軍突起,迅速占領金融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借助互聯網融資,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和風險與金融機構和民間融資相比,互聯網融資在靈活性和便利性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它蘊含著一些特殊的法律風險,互聯網融資更容易引發“利益相關者型”收費,作為企業融資的一種新渠道,互聯網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追捧,而P2P平臺的迅速崛起則是最有力的論據。自2007年第一個P2P平臺“paipaidai”建立以來,網上借貸已經成為金融領域的一個熱門行業。截至2013年底,全國網絡P2P平臺近700家,較2012年增長5倍以上,但隨著“哈哈貸”事件、“金貸”事件、“友易網”事件、“東方創投”事件的發生,P2P平臺背后隱藏的法律風險逐漸暴露。P2P平臺最有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此前備受關注的“東方創投案”最終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定罪量刑“友誼案”是中國首例公開審理P2P平臺集資詐騙罪的案件。隨著網貸行業的快速發展,一些貸款逾期、投資者套現難、平臺主跑路等隱患逐漸浮出水面。人們也會更加關注平臺的法律風險防范,投資者冷靜的多元化投資,以及如何合理的維權,企業通過P2P平臺融資的法律風險很少被提及。在這里,專家們有必要為企業敲響警鐘從實踐經驗來看,企業往往利用P2P平臺發布貸款標的,通過互聯網融資吸引更多投資者,一旦企業選擇在互聯網上發布融資信息,信息的傳播范圍和宣傳效果遠遠超出企業的控制范圍。因此,與傳統的融資方式相比,網絡融資更容易使企業陷入“利益相關者型”的指控,不利于企業在刑事司法領域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被告企業是否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積極承認錯誤,彌補損失,取得諒解,不僅是影響司法機關作出判決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影響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因素。因此,被告企業在案發后能否采取及時有效的補救措施,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企業選擇通過互聯網進行融資,那么投資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違法注冊資本金行政訴訟時效
2020-11-17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