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跨國并購中的法律問題和風險,以及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和風險
跨國并購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涉及的法律可能包括《公司法》、《證券法》、《反壟斷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知識產權法》、《環境保護法》等,銀行法、外匯管理法、會計法等。首先,跨國并購受不同國家或經濟體的公司法、證券法和反壟斷法的直接規制。《公司法》對并購的規制側重于保護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和職工的權益,要求公司在并購中對債權人履行告知義務和償債擔保;《證券法》注重被收購方的信息披露、正當程序和公平待遇;反壟斷法對企業并購的規制是為了在保護市場競爭的同時促進企業并購的發展。它要求并購不應實質性地減少市場競爭,也不應創造或加強市場支配地位。其次,跨國并購涉及環境保護法、知識產權法、勞動法、銀行法、外匯管理法和會計法。當這些法律不完善、存在歧視性或法律沖突時,相關的法律風險,即由于法律原因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風險,可能會變成真正的危害,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謹慎處理,跨國并購存在法律風險,跨國并購投資的法律風險從東道國對外資并購的審查入手,貫穿于并購成功后并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在收購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對于資產收購,收購方將面臨眾多債權人,目標公司完成資產出售需要得到債權人的批準。但股權收購要求收購方不僅要繼承目標公司的資產,還要承擔目標公司的債務和法律責任,因此風險更為隱蔽,在經營階段,收購方將面臨來自環境保護的法律風險,知識產權、勞動組織、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例如,污水和廢氣的排放應符合當地的環境法;公司治理應符合當地《公司法》或《證券法》的規定;在知識產權、合同管理、會計準則、稅收、社會保障等方面應遵循當地法律,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經驗,中國企業往往低估了并購后的法律風險,從而導致勞動力流失,并購后的知識產權和其他糾紛
法律風險通常在貿易政策、法律制度和規則的框架下運作。為了順利“走出去”,實現跨國并購的戰略目標,中國企業必須“深入研究跨國并購法律風險的特點和具體表現,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建立健全風險預警防范機制:1對目標企業法律風險的盡職調查
2、目標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控制
3、并購合同法律風險控制4、稅務,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潛在的法律風險控制
(2)法律不完善、執法不公、法律沖突等風險表現為:并購東道國尚未形成一套關于外資并購投資活動的法律規范,投資者的并購活動缺乏法律保護,而東道國在出現問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隨意處置外資,從而使中國的并購投資者遭受不應有的損失。對中國企業而言,這種法律風險可能來自政治或(和)文化偏見。法律沖突的風險來源于東道國法律與國際法或國際慣例的沖突,東道國與投資者母國的沖突,以及兩國在投資活動中違反第三國法律的行為。由于中國與東道國在知識產權、勞動法律、環境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忽視這些差異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這三種形式的法律風險都可能涉及到跨國投資的準入風險,不同國家會計準則的差異風險、環境保護風險、知識產權風險、勞動保護風險和安全生產風險。所有這些法律風險都會增加并購企業的投資風險跨境并購法律風險源的識別?: p> 跨國并購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法律環境因素,包括立法不完善、執法不公、違約、欺詐等;二是法律本身的風險,包括法律的制定和廢止對企業的影響。比如,城市土地使用稅的提高,會對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這是法律本身產生的風險。企業無法抵御法律本身產生的風險3是企業自身法律意識薄弱,對法律環境的認識不夠,決策時不考慮法律因素,甚至故意違法經營。例如,一些企業違反安全生產法規,模仿知名品牌,或者披露虛假信息
相比之下,企業自身造成的法律風險比例相對較高,主要是由于企業管理者依法治理企業的能力與法律環境的變化之間存在差距。這可以從三個方面看:1.相當一部分企業應對法律風險的基礎性工作還比較薄弱。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企業法制建設對防范企業風險的重要性,對企業法制建設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
原因是一些企業對法律風險意識不強。主要表現在一些重大投資決策、重大經營活動或企業改制中缺乏法律專業人才。一些單位雖然成立了法律事務組織,但其主要職能仍局限于事后救濟,主要處理企業法律糾紛,企業的法制工作組織沒有發揮應有的前瞻性作用,一些企業的依法經營意識不夠,或者由于缺乏法制意識,沒有自覺地進行違法經營,或者認為只要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就可以無視法律的約束,或者抱著僥幸心理鉆法律的空子,故意打“擦邊球”。? 總之,跨國并購是一項涉及跨國經濟、法律、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復雜交易。對于想“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在進行跨國并購之前,必須制定明確的并購戰略,對自己和目標企業進行全面的調查和評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企業行為,并從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應對各種法律風險以上是魯巴網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跨國并購可以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直至獲得世界壟斷地位,從而攫取高額壟斷利潤。在橫向跨國并購中,由于雙方具有相同的行業背景和經驗,更容易實現并購整合。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新房天花板有裂縫如何維權
2021-02-28合同當事人是指合同簽訂雙方嗎
2021-01-12乙方不同意解除合同怎么辦
2020-12-09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