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一輪國企改革政策出臺的背景和意義。經過20多年國有企業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發現,我國經濟體制的發展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進行體制改革和創新。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的國有企業改革,為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創新,徹底解決人們對產權改革認識模糊的問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法律地位,指明了國有產權改革的方向,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完善國有資本合理流動進退機制,進一步把國有資本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重點領域。同時,國有資本應逐步退出一般競爭領域。這為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失業問題逐漸顯現,已經成為影響全局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為保證社會穩定,為深化改革和促進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通知書》(2002)中發12號;根據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促進再就業的指示精神,對國有企業安置富余人員作出指示,國家有關部委制定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主輔分離、結構調整、富余人員分流安置”政策(包括八部委下發的文件,如國企財改[2002]859號和國資委[2003]21號等,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它在產權、勞動關系、資產處置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這一政策的出臺,解決了長期困擾國企改革的用人問題;二是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找到了突破口;第三,這一政策的出臺找到了解決改革成本的有效途徑國企改革新政策的原則在新一輪運行中,我們可以創造性地運用新政策,積極尋求突破,但一些根本原則不能違背首先,改制企業及其上級部門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充分考慮企業、職工和社會的承受能力。改制方案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批準,充分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改革,實施改制分流,要與主業結構調整、結構調整和做大做強相結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促進企業資產結構、組織結構和人員結構優化。在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之前,企業首先要做好戰略規劃,明確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經營范圍。然后,根據戰略規劃的統一部署,對現有業務進行劃分,必要時進行業務重組和整合,調整資產、人員和組織結構。通過重組整合,重新界定主輔業務范圍。最后,對符合重組條件的輔助業務開展重組分流工作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有什么特點,合同無效有哪些原因
2021-01-18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新農村建設就是拆遷嗎
2021-02-04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