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產、財產權和私有財產權。它除了動產和不動產之外,還包括權利和義務。一般來說,它只指資產(正資產),但有時也包括負債(負資產)。一般來說,動產主要是指動產、不動產和知識產權。人際關系和信用也是一種財產,是利益的源泉。然而,傳統的物權法并不處理這類具有隱喻意義的財產{1}(p.3)。現代法傾向于將這類財產稱為“利益”
財產的概念在普通法中非常寬泛,幾乎等同于“財富”一詞。但其物權法的發展也以物權為核心。學者們認為,物權法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因財產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實物不僅包括牛、船、房、車等能被感官觀察到的具體物體,還包括能通過思維想象出來的抽象物體,如債務、股份、專利、著作權等。這樣,經過理論上的法律擬制,在實踐中形成的“財富法”成為與大陸法系相一致的物權法概念[3] 此外,在經濟學家看來,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之間并不矛盾[4]產權是財產的全部權利。財產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在各國憲法中均有規定[5]。財產權通常與擇業自由(只要不違反公共福利,任何人都可以享有居住、遷徙和擇業的自由)合稱為經濟自由,與思想和行為的精神自由相對應。當然,這種區別不是很嚴格“因為經濟自由和精神活動有共同點,不僅因為經營管理等經濟活動的自由體現了精神自由,而且因為財產本身就包括了財產的消費權,享受財產,只持有財產2} (P.1)
從實體的角度來看,“財產權是指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帶來利益的權利。原則上應具有經濟價值,并可作為轉讓或擔保的對象,{3}(p.42)從權利分類形式來看,財產權與身份權、人格權屬于不同的范疇,{4}(p.47),“嚴格意義上的財產是指物權而不是債權;財產不是財產權,而是財產權的客體,更多的是所有權的客體2} (p.3)產權以所有權為基礎。此外,“在西歐,產權和所有權的含義已逐漸被同化。”{1}(p.4)
3.私有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故評定要多久
2021-01-31民事案件移送管轄審限
2021-02-06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