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益平衡與法律的價值取向一般來說,利益是人們需要的滿足,需要是利益形成的根本前提。興趣是人類社會中個人和組織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它是社會領域中最常見、最敏感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問題《史記》記載,“天下興隆,皆為利”;世界熙熙攘攘,一切為了利益[1]馬克思說過:“人們所追求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2]恩格斯指出:“每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表現為利益。”[3]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赫,同時明確提出“利益是人類行為的唯一動力”[4]在現代社會,由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和利益關系的復雜性,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不可避免。利益沖突是由一定的利益分歧和矛盾引起的。它體現在利益主體基于利益的分歧和對利益的追求而產生的爭斗和糾紛,是利益主體之間矛盾激化的表現形式。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廣泛的利益沖突。由于利益本質上植根于一定的社會物質生產關系,人們對利益的追求是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實現的。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是自利的產物。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必然會與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發生沖突。利益沖突的根源在于有限的社會資源不能滿足不同社會利益主體的無限需求[5]利益均衡是指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方法協調不同的、相互沖突的利益,這是社會整合與和諧的關鍵,人們始終生活在一定的利益關系中,社會在多重利益沖突與協調中前進。人類之所以能夠在這種利益沖突關系中發展和進步,是因為利益沖突之間存在協調的空間和可能性,利益平衡的概念和規則已經形成。有學者認為,自人類生產活動以來,利益均衡的自然現象一直存在,深深烙印在人類的腦海中,并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了利益均衡的概念。這種利益平衡的概念已經為人類所接受,即成為人類社會的公理。它會自然而然地應用于處理行為活動(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是與利益相關的),形成人類行為的利益平衡原則。以平衡原則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標準,是尊重自然規律的表現,是正確處理行為關系的必由之路[6]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上市公司收購后股份怎么處理
2020-11-10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