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起訴標準的規定,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規定,不交付資金,公司設立后,有實物、轉讓產權、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等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給公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額,股東、債權人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2)公司不符合上述出資標準的,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公司資不抵債或者不能正常經營的;二、公司發起人、股東合謀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的;三、因虛假出資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一)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發起人或股東。所謂公司發起人,是指依法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股份有限公司事務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是不確定的社會公眾。它們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相互之間關系松散,并且隨著股權轉讓的發生而變化。因此,在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不可能由全體股東協商設立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項事務,如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政府批準,制定公司章程,必須有人或者單位依照法律規定做好準備,召開創立大會、公告招股說明書、簽訂承銷協議等,這些人和單位是公司的發起人
(2)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即故意不交付財物,或者不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的。不應將由于某種過失而虛假出資視為犯罪。比如,對非貨幣性投資的評價存在一些誤區,導致虛假投資等。這是因為除了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的價值不能自我表達,而且經常在變化。一些工業產權和非專利技術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非常不確定。由于各種原因,評價誤差難以避免。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能追究刑事責任本罪的客體是違反國有公司資本管理制度。為了穩定公司的注冊資本和正常經營,國家通過《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出資轉讓或者提取股本進行了專門規定,實現國家對《公司法》規定的各類公司的監督管理的客觀要求本罪客觀上表現為違反《公司法》規定,不交付財物或者轉讓財產權利,虛假出資,或者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資,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大家對撤資罪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如果您的咨詢情況比較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司機與用人之間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
2021-02-06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離婚訴訟中,以夫妻一方為被保險人的人壽保險應如何分割
2021-01-21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