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股權轉讓違約金過高,法院自由裁量權問題:股權轉讓當事人對違約金的數額不一致,法院如何確定違約金比例的“適當調整”案件名稱:曾某與郭某股權轉讓協議糾紛上訴案(一)法院意見:“適當調整”的程度由法院根據調整效果酌情決定,調整幅度反映了逾期支付違約金的懲罰性
案件簡介
上訴人:曾某
被上訴人:郭某
2008年7月15日,上訴人曾某與上訴人郭某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同意上訴人曾某轉讓其持有的107股股份。股權于2008年7月18日以人民幣50萬元轉讓給被上訴人郭某,雙方再次簽訂補充合同,約定股權轉讓款增加至72萬元,上訴人郭某于2008年7月30日前支付20萬元,2008年8月至12月支付30萬元,每月6萬元,2009年12月30日前余款22萬元,分公司上訴人郭某逾期付款的,于2008年12月10日向上訴人曾某支付違約金5萬元,上訴人2008年11月第五期股權轉讓款6萬元,此后,雙方就股權轉讓協議發生糾紛,遂起訴至法院
各方意見
上訴人曾某認為:本案所涉及的違約金為滯納金,雙方確認被上訴人郭應按照本協議的規定履行,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曾某與被上訴人郭某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為有效合同。根據合同約定,被上訴人郭某于2008年11月支付第五筆股權轉讓款的期限為2008年11月底,現被上訴人郭某支付股權轉讓款的期限為2008年12月10日,已構成逾期付款,屬于違約。合同還規定,被上訴人郭某應向上訴人曾某支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5萬元。協議同樣有效。但是,如果處罰比損失高得多,可以適當減少。本案中,被告僅延遲付款10天,可能造成上訴人曾某的利息損失不足100元,上訴人曾某也未能充分說明上訴人曾某因被上訴人郭某違約造成的其他損失。因此,本案訴訟合同約定的5萬元違約金明顯高于原告的損失,可以調整。根據郭某違約的主觀程度、違約時間和郭某認可的數額,二審法院將處罰金減至5000元:被上訴人郭某逾期付款的時間僅為10天。按照日常生活常識,按同期銀行利率計算,10天利息損失6萬元不到100元,遠遠低于合同約定的違約金5萬元,而上訴人曾某也未能提供證據說明被上訴人郭某違約造成的其他損失,因此,本協議約定的違約金確實過高,應當“適當調整”。所謂“適當調整”,是指調整的效果應當適當,不得高于實際損失太多,具體調整幅度由法院根據調整效果確定。法院根據上訴人曾某違約給對方造成的實際損失、被上訴人郭某違約的主觀程度、違約時間、認定金額等因素,將違約金調整為5元,屬于法院自由裁量的范圍,體現了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懲罰性特點
律師點評
在上述案例中,我們明確了違約金作為一方違約后承擔責任的一種方式,非常簡單快捷,從而免除了受害方對實際損失的舉證責任,也省去了法院計算實際損失的麻煩。此外,它還限制了當事人的風險和責任,起到了督促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作用,對鼓勵交易具有積極意義,但如何約定違約金仍是一個問題。雖然約定違約金是合同意思自治原則的體現,但在我國法律制度中,對約定違約金仍有限制。如果我們違反這一限制,我們就不能達到約定違約金的目的。根據違約金的性質,可以分為懲罰性違約金和補償性違約金。懲罰性違約金是指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筆款項作為違約金,補償性違約金是指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筆款項作為賠償對方因違約而遭受的損失。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和相應的審判實踐,筆者認為我國法律規定的違約金既具有賠償性,又具有懲罰性,我國法律對違約金的規定有多個層次。首先,依據是,如果有違約金的規定,則應遵循該規定;其次,約定的違約金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實際損失進行調整;第三,在調整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懲罰性,在合理范圍內可以將罰款高于損失。那么,人民法院調整違約金的依據是什么?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違約金的調整應當首先由當事人提出請求,然后由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決定是否調整、如何調整。其次,只有當非法捕魚的錢確實低于或過高于實際損失時,才應進行調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罰金低于實際損失的,增加的罰金不得超過實際損失;違約金高于實際損失的,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綜合考慮合同履行情況、當事人過錯程度、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進行計量和裁定;至于如何確定“超額”的限額,底線一般是超過實際損失的30%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由法官根據規則或方法酌情決定將超額違約金調整到適當的數額。本案中,考慮到逾期付款天數較短,法官同意違約金數額超過按同期銀行正常利率計算的損失數額,并將違約金調整為5000元。考慮到違約金不應高于損失太多,考慮到違約金的懲罰性,應高于損失,但5000元數額的確定是自由裁量的結果。在提交人處理的案件中,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時,還將考慮當事人是否實際遭受損失,損失的情況和程度,遭受損失的一方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止損措施,違約方的理由和惡意,當地的生活水平和其他因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1個公章罪立案標準
2021-02-19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