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guī)避公司股權轉讓風險。股權轉讓合同簽訂風險的防范《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公司股東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人數(shù)為五人以上。也就是說,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shù)不得超過二人的下限或者五十人的上限,股份公司的股東人數(shù)不得少于五人。這是公司成立和生存的條件。股東轉讓股權不得導致股東人數(shù)違法,否則合同將因違法而無效
合同的訂立應符合《公司法》的程序要求。有限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jīng)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股東不同意轉讓的,應當購買轉讓的出資。不購買轉讓的出資的,視為同意轉讓。經(jīng)股東同意轉讓出資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未經(jīng)上述程序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視為無效或因程序缺陷而被撤銷股權轉讓合同的簽訂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政策或公司章程對轉讓時間的限制性規(guī)定,轉讓主體和轉讓主體根據(jù)《公司法》,股份公司發(fā)起人持有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jiān)事、經(jīng)理在任職期間不得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不得以從事營利活動為主體,不得轉讓公司股權成為公司股東,如各級國家機關領導。法律、法規(guī)對交易主體的權利和能力有禁止性規(guī)定的,交易主體不得違反規(guī)定訂立股權轉讓合同。例如,股東不得將股權轉讓給公司本身,但《公司法》規(guī)定,股份制公司應當注銷股份,以減少資本金,并與持有股份的公司合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禁止商業(yè)銀行以取得非銀行金融機構股權的形式對外投資機構和企業(yè)。公司章程對股東股權轉讓有特殊限制和要求的,股東在簽訂股權轉讓合同時不得違反本規(guī)定。這是對誠實信用原則和意思自治原則的實證研究,法律在民商事領域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轉讓人在再交易過程中可能提供虛假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為防止轉讓人向受讓人提供虛假數(shù)據(jù)、資料的風險,受讓人可以要求轉讓人對其欺詐行為可能造成的未來債務提供擔保或者提供擔保,如向公安機關繳存
2.股權轉讓合同生效風險的防范。如果法律規(guī)定股權轉讓合同必須辦理審批手續(xù)后才能生效,則主要限于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中外合作經(jīng)營企業(yè)、外商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和公司國有股權的轉讓。現(xiàn)行法律沒有規(guī)定股權轉讓合同必須辦理登記手續(xù)才能生效。因此,登記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轉讓人、受讓人可以附加合同生效的條件。如約定本合同經(jīng)轉讓方公司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議后生效,或公司其他股東承諾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時生效,但所附條件應合理,而合同履行后的結果不能作為合同生效的附條件,這種條件在邏輯上是荒謬的,在合同法上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股東名冊的變更登記或者工商登記簿的變更登記,是對股權轉讓事實的確認,只有在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并履行后才能進行。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不發(fā)生股權轉讓的后果,也不可能在股東名冊或者工商變更登記。因此,股東名冊變更登記或工商變更登記不應附帶條件
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不同于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指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合同約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效力是指股權實際轉讓發(fā)生的時間問題,即受讓人取得股東身份的時間問題。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只有在雙方適當履行的情況下,股權轉讓才能實現(xiàn)。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者無效的,股權轉讓無效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僅決定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股權的實際轉讓還取決于合同的實際履行情況。股權的實際轉讓是股權的交付。合同生效后,轉讓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并將股權交付受讓人,也可以一方或者雙方違反合同約定拒絕交付股權、拒絕承兌或者拒絕付款。這是股權轉讓合同生效但尚未實際履行的狀態(tài)。受讓人有權要求股權交付和違約賠償,轉讓人有權要求協(xié)助履行和違約賠償。公平是權利和義務的結合。對于一個具有良好的產(chǎn)權結構和經(jīng)營效果的公司來說,股權轉讓意味著更多的利益。相反,這意味著更多的風險和責任,特別是當股東出資不到位和/或公司資本不負債時,轉讓方的主要義務是在履行股權轉讓合同時將股權轉讓給受讓方,具體表現(xiàn)為以書面形式正式通知公司股權轉讓事實和要求公司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的意向。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權利轉讓點,從通知完成之日起計算。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登記前,新股東處分其股權的權利受到一定限制。新股東自稱為公司股東的,應當以公司發(fā)給他的股票或者出資證明書或者股東名冊登記為證據(jù)。受讓人的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向轉讓人支付轉讓款,公司有義務將股權轉讓結果記入股東名冊、修改公司章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公司董事有及時處理的義務,公司其他股東有配合和協(xié)助的義務。公司未及時履行義務的,受讓人可以起訴公司,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但公司沒有義務對轉讓合同約定的其他義務的履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判斷。轉讓人履行通知義務后,除另有約定外,轉讓人的主要義務即告履行。至于公司和其他股東的態(tài)度和行為,往往不受轉讓方的控制。受讓人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者行使股東權利,轉讓人無過錯的,不承擔后果,法院不支持受讓人以上述理由提出的解除合同請求。公司過失或者拒絕履行義務,致使受讓人不能正常取得股東身份或者行使股東權利的,受讓人的權利可以通過起訴公司和/或董事獲得法律救濟。法院可命令公司和/或董事履行其在法律下的義務,不包括任何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談完業(yè)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剝奪政治權利的執(zhí)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孤兒院領養(yǎng)一般幾歲
2021-02-03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審判監(jiān)督庭有權嗎
2020-12-11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簡并票種統(tǒng)一式樣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2-03產(chǎn)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產(chǎn)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