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原告張先生和被告李女士成立了一家咨詢公司。原告以一輛價值12萬元的汽車作為公司的出資,但原告并未將汽車所有權轉讓給公司。2001年5月,劉先生以張先生的名義與被告李女士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經股東大會同意將原告股權轉讓給李女士,劉先生代替張先生簽署了股東大會決議。后向公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2002年12月,原告張先生查詢工商檔案,了解股權變動情況。2007年初,原告張先生起訴,請求法院確認股權變更協議無效,法院認為劉某以原告張先生的名義與被告李女士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由于沒有證據證明劉某此前已經取得原告的授權,因此劉某的行為屬于未經授權的代理行為。但原告在明知自己的權利被侵害4年后,向侵權人主張權利,明顯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兩年訴訟時效,喪失了勝訴的權利。據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人身權的刑事賠償范圍
2021-02-22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