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持有協議的有效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投資者應當與名義投資者訂立合同,約定實際投資者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名義投資者為名義股東,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合同有效
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實際投資者與前款所稱名義股東之間因投資權益歸屬發生的糾紛,而實際投資者以名義股東實際履行了投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和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投資者權利的,未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實際出資人要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在股東名冊上記載,在公司章程上記載,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名義股東轉讓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以其名義登記的股權,實際投資者以其對該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該股權處分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對名義股東處分股權給實際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實際投資者要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七條人民法院不得以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不履行出資義務為由支持公司債權人的訴訟請求,要求其對公司不能清償的部分債務,在公司非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只是名義股東而不是實際投資者為由進行抗辯,股權分置協議的法律風險防范(一)股權分置協議效力風險的防范措施(一)影響股權分置協議法律效力的主要因素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所說的“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協議的主要目的是實現隱名股東的投資目的。法律、行政法規可以禁止或者限制隱名股東投資特定行業。隱名股東屬于禁止、限制投資行為人的,或者其擬投資的企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限制投資的特定行業的,股權持有協議可能被視為具有非法目的。此時,盡管法律、行政法規并未禁止股權持有協議本身,但由于其目的的違法性,可能被視為“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的行為,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隱名股東雖然享有投資權益,但投資權益并不等于股東權益,而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主張,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大股東債權人依法代表股東所持股份強制執行的風險,突出股東是代表股東所持股份的權利人,代表股東所持股份視為股東財產。如果法院裁定具名股東有義務履行對第三人的債務,且具名股東沒有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則第三人有可能就此對代表第三人持有的股份提出執行請求,我們建議可以采取信托的方式代為實現持股,將名義上持有的股份質押給作為質權人的委托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法律風險。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我們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交通事故鑒定車速能否按超速處罰
2020-11-2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