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生活中,如果對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進行侵犯,其行為已不僅具有民事侵權性質,而且在嚴重情況下同時侵犯了國家和社會利益。而是否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則還需要做出相應的認定。那么侵犯著作權罪的認定是怎樣的呢?下文中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侵犯著作權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1、客體要件。侵犯著作權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2、客觀要件。侵犯著作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
3、主體要件。侵犯著作權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既包括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經國家批準和未經國家批準從事出版、發行活動的單位。依本節第220條之規定,單位犯侵犯著作權罪的,實行兩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營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出于過失,如誤認為他人作品已過保護期而復制發行,或雖系故意,但由于追求名譽等非營利目的的,則不能構成本罪。
二、著作權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行為人實施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但違反所得額未達較大或者不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按一般的侵權行為追究其民事責任,而不以侵犯著作權論處。只有當侵權行為違反所得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時才成立犯罪。
行為人在客觀上雖有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但主觀上不具有營利的目的,不構成犯罪,應按《著作權法》規定的法律責任處理。
中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規定了15種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但是根據相關規定,只有下列四種侵權行為可以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復制是指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為;發行是指為滿足公眾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印件。根據本條規定,復制與發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整體行為,應同時具備才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如果僅僅具備其中一個方面的則不符合侵犯著作權罪行為特征。當然不同行為人事先通謀而分別實施復制、發行的,屬于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行為出版是指把作品編輯加工后,經過復制向公眾發行的行為。出版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復制發行。出版者出版圖書,一般需要經著作權人授權而取得對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以原版、修訂版方式制作成圖書并予以發行的獨占權利。它是一種與著作權有關的重要權益,同樣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則構成侵權。
3、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行為這是一種侵犯錄音錄像制作者著作鄰接權的行為。錄音錄像制作者即制作錄音錄像制品的人,由于他們不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付出了相當的獨創性勞動,對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也依法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并獲得報酬的權利,他人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其音像制品的,當然是對其權利的侵犯。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這是一種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為。它不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主要是署名權),而且必然會影響他人美術作品的銷售,從而間接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同時這種行為還欺騙了社會公眾,對中國文化市場秩序具有相當的危害,因此應予以懲治。
上文中小編已經做出了總結。應注意的是,上述四種情形還必須是違法所得的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否則不構成該罪。而現實中,不僅自然人,單位其實也是可以構成此罪的,但對單位的處罰就與對自然人的處罰有所不同了。
刑事犯罪辯護人的范圍怎么確定
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期限是什么
2021-03-07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協議拆遷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2021-01-12如何理解確認之訴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