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企業合并、分立條例第一條? 為規范外商投資企業合并、分立,保護企業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有關外商投資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企業第2條?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并或者分立,適用本規定,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與中國境內企業合并,依照有關法律辦理,條例和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合并,是指依照《公司法》有關規定,由兩個以上的公司訂立協議合并為一個公司。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合并兩種形式第四條接受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接受人繼續存在,接受人解散的,新設合并是指兩個以上公司合并設立新公司,合并各方解散? 本規定所稱分立,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經公司最高權力機關決議,將公司分立為兩個以上的公司。公司可以分為現有分立和解散分立兩種形式存續的分立,是指一個公司分為兩個以上的公司,該公司繼續存在,并新設一個以上的公司;解散,是指一個公司分為兩個以上的公司,公司解散和設立兩個以上新公司
第5條?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應當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本規定,遵循自愿、平等、公平競爭的原則,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應當符合《外商投資方向指導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規定,不得導致外國投資者在不允許外商獨資、控股或主導產業的公司中獨資、控股或主導地位
公司因合并或分立改變行業或經營范圍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并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
第六條?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應當符合海關、稅務、外匯管理等有關部門的規定。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后,經審批機關、海關、稅務機關批準,繼續享受原公司的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第七條? 公司合并、分立,應當經公司原審批機關批準,并辦理設立登記,合并公司原審批機關或者登記機關有兩個以上的,由登記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注銷,審批登記機關為公司所在地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權的登記機關權限被合并公司的投資總額超過合并后公司原審批權限或者住所地審批權限的,至少有一家被合并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由具有相應權限的審批機關審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以下簡稱外經貿部)審查批準?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原公司或者新設公司在其他地方解散的,應當征求公司解散或者設立地審批機關的意見。
第九條? 投資者按照公司合同、章程的規定,繳清出資,具備合作條件,實際開始生產經營時,公司不得合并或者分立? 有限責任公司合并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合并或者合并為有限責任公司后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合并后,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被合并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原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按被合并股份有限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與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總額折合而成的股份額之和? 依照本規定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合并的,投資者在被合并公司中的股權比例,由投資者在被合并公司合同、章程中協商確定,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資產評估機構對原公司股權價值的評估結果確定,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合并后公司注冊資本的25%第十三條? 公司分立后的注冊資本數額,由公司分立前的最高權力機構依照有關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法規和登記機關的有關規定確定,但公司分立后的注冊資本額之和,為公司分立前的注冊資本額。第十四條? 投資者在公司分立后的股權比例由投資者在公司分立后的合同、章程中確定,但外國投資者的股權比例不得低于公司分立后注冊資本的25%第十五條? 合并的,以被合并公司成立之日為受合并公司成立之日;采用新的合并方式的,登記機關核準設立登記并發給營業執照的日期為被合并公司的成立日期;采用新的合并方式的,登記機關核準設立登記并發給營業執照的日期為被合并公司的成立日期。? 因公司分立設立新公司的,登記機關核準設立登記并發給營業執照的日期為公司分立后的成立日期。第十六條? 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部門關于上市公司的規定,并在實際中辦理必要的審批手續,關于外商投資企業法律適用的討論很多,但由于外商投資企業是在中國投資發展的,因此必須遵守中國的有關法律法規。外商投資企業合并或者分立,應當按照上述規定辦理。如果你仍然不明白這一點,建議你咨詢相關的專業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云律師,福建韋達律師事務所副主任,1997年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大學副教授,曾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律師在現場》律師團成員,福州電視臺移動頻道“法律講堂”特邀專家,福州市議和網公益律師團首席專家,福州市律師協會勞動和社會保障委員會委員.張云律師先后長期在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機關工作,諳熟我國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運作方式、工作模式、辦事程序,能夠熟練地處理法律問題,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扎實的法律理論基礎、較高的法律分析應用能力。現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婚姻家庭、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等法律實務工作。
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2020年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20沒有聽證直接征地,我們該怎么辦
2020-12-20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離婚時對于拆遷款未使用房屋的一方應該如何主張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