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了規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三條工傷認定的規定進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應當客觀、公正、簡便,并向社會公開。
第四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防治法被診斷為職業病的,由其所在單位負責處理,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按照屬地原則,向省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第五條用人單位逾期不申請工傷認定的,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依照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直接申請工傷鑒定。
第六條工傷申請識別,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1)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用工合同或者其他勞動關系(含人事關系)證明材料的復印件;(2)傷后診斷證明或者其他證明材料第七條工傷鑒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要求的,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管轄范圍,在受理期限內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接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受理,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齊全的,決定是否驗收;材料不全的,應當一次性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充材料后,決定受理的,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在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出具《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決定書》,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對申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第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進行調查核實,第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工傷認定中,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進行下列調查核實工作:,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2)依法查閱工傷認定有關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做好調查記錄(3)錄音、錄音,與工傷鑒定有關的錄像、復制材料。調查核實證據的收集參照《行政訴訟證據收集的有關規定》第十二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工會組織、醫療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負責安排有關人員配合工作,并如實提供信息和證明材料,不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申請人提供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明進行調查核實。職業病診斷證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書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要求舉證部門重新提供,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其他統籌地區的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保守有關單位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二)為有關人員保守信息。第十六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第十七條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或者調查取證,第十八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第十九條工傷認定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用人單位全稱、性別、職業、身份證號碼(二);p> (三)受傷部位、事故發生時間和診斷時間或者職業病名稱、受傷過程和確認情況,醫療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4)認定工傷或者將工傷認定為工傷的依據(5)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期限(6)提起行政訴訟的時間決定是否認定工傷或將其視為工傷(1)用人單位全稱性別姓名、職業、身份證號碼(2);p> (三)不認定工傷或者不作為工傷處理的依據;(四)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期限;(五)作出不認定工傷或者不作為工傷處理決定的時間p> 工傷認定決定和不認定決定,應當在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加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工傷認定專用章,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結論的,第二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中止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期限,并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結論前書面通知申請人。第二十二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依法給予賠償,自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之日起20日內,送達《工傷認定決定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債務不能履行時可以對有限合伙企業合伙財產怎樣做
2021-01-14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抵押權人在什么情況下有權提前行使抵押權?
2020-11-1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