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作品集設計被抄襲算侵權嗎?
算侵權;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在確認抄襲行為中,往往需要與形式上相類似的行為進行區別:
1).抄襲與利用著作權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觀點。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為是抄襲。
2).抄襲與利用他人作品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各國著作權法對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護,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觀事實、歷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認定為抄襲。
3).抄襲與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利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上的依據,一般由各國著作權法自行規定其范圍。凡超出合理使用范圍的,一般構成侵權,但并不一定是抄襲。
4).抄襲與巧合。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作品,而非首創作品。類似作品如果是作者完全獨立創作的,不能認為是抄襲。
有的學者認為,判斷抄襲與其它行為的區別,可以從下面5個方面去分析:
1).看被告對原作品的更改程度
2).看原作品與被告作品的特點
3).看作品的性質
4).看作品中所體現的創作技巧和作品的價值
5).看被告的意圖
著作權的取得
實質條件
實質條件是指法律對作品的要求,大體有兩種標準。一種標準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賦予一定的文學藝術形式,這種形式無論是作品的全部還是其中的局部,也不問該作品是否已經采取了一定物質形式被固定下來,都可以依法被認為是受保護的作品。另一種標準是,除了具備作為作品的一般條件,即表現為某種文學藝術形式外,還要求這種形式通過物質載體被固定下來,才可以獲得著作權法保護。按照這種標準,口述作品以及一些即興創作的舞蹈、音樂、曲藝作品,就可能被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伯爾尼公約》第二條規定,對未以物質載體方式固定下來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權法保護,由各國自行決定。我國著作權法采用第一種標準。口述作品等均可以成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因此,所謂實質條件,是指法律以文學藝術作品的產生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惟一的法律事實。 [2]
形式條件
形式條件是指作品完成之后,是不附加其他條件就享有著作權,還是附加一定條件或是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才能獲得著作。主要分為三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自動取得著作權。對外國人而言或同一國際公約締約國之外的人,著作權則因作品在該國出版或以其他形式被使用而自動取得。人們通常稱這種做法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也稱無手續原則。在已經建立著作權法制的國家,大多數實行這一原則。
第二種做法是,除了作品創作出來以外,還須履行登記手續才能獲得著作權。但是,登記的時機和辦法,實行登記制的國家又各有區別。我國歷史上《大清著作權律》以及后來的《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和我國臺灣地區的“《著作權法》”,都曾實行過登記制。此外,有些國家雖然實行登記制,但并不以登記作為獲得著作權的條件,而是分別作為確認著作權的條件,方便著作權確權訴訟的手段和國家有關部門有效收藏作品的措施。《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都沒有關于作品登記才能獲得著作權的規定。所以,這兩個公約的某些實行作品登記制的成員國,有關要求登記的規定,其法律效力只及于本國作者。對公約其他成員國的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不得要求以登記為前提條件。
第三種做法是以加著作權標記為取得著作權條件,此外,無需再履行其他手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自動保護辦法。比如,美國法律就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復制件上加注著作權標記。《世界版權公約》也認可這種辦法。著作權標記通常包括三項內容:
①“不許復制”或“有著作權”等一類的聲明,或將這種聲明的英文縮略字母C的外面加上一個正圓,如果是音像制品,則為字母P并在外面加上一個正圓。
②著作權人的姓名或名稱及其縮寫。
③作品的出版發行日期。由于《世界版權公約》有此要求,而且加注標記的方法簡便易行,故這種辦法被廣泛采用。 [2]
我國著作權法采用自動保護原則。作品一經產生,不論整體還是局部,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產生著作權,既不要求登記,也不要求發表,也無須在復制物上加注著作權標記。 [2]
2000年12月19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頒發了《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根據《解釋》的規定,著作權人的身份證明指“身份證、法人執照、營業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著作權權屬證明指“有關著作權登記證書、創作手稿等”。 根據上述規定,著作權登記證書是證明著作權屬的有力證明,雖然著作權屬從作品完成之日就自動產生,毋需經過登記程序,但在網絡時代,信息復制和傳播的速度非常之快,著作權人對復制和傳播媒體的控制有難度。作品一旦經過多個渠道廣泛流傳,要證明原始作者的身份就有一定困難,因此,主動申請著作權登記是證明自己著作權人身份的好辦法。
綜合上面所說的,抄襲對于一個獨立的設計產品的人來說是堅決不允許做的,對于侵權的人嚴重者可能還會負法律責任,因此,在對待自己設計一定要自己獨立的完成不能有任何侵犯別人作品的行為,不然的話就算法律不懲罰你,你也可能很難在這個圈子立足。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幾種
軟件復制品持有人不知情是否構成侵權
設計作品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